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桃花绶的意思、桃花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桃花绶的解釋

漢 代九卿二千石系印的绶帶。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或帶桃花之綬,乍響 玄山 之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桃花绶"是中國古代官服制度中的特殊佩飾,特指以桃紅色絲帛織造的绶帶。該詞由"桃花"與"绶"複合構成:前者取桃花的粉紅色澤特征,後者指代官員系結印信的絲質帶飾。《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桃紅色絲帶,古代官員系印所用"。

從形制演變考察,《新唐書·車服志》記載三品以上官員佩"桃花绶",以茜草染色,绶紋作雙钏連繸式樣,長度達一丈八尺。宋代《雲麓漫鈔》補充其配飾細節:绶帶末端綴玉環,與革帶垂挂的魚符形成完整佩飾體系,體現"以绯明品,以绶示秩"的服飾等級制度。

文化象征層面,桃花绶既承載着《詩經》"桃之夭夭"的祥瑞意象,又通過《宋史·輿服志》确立為四品官階的視覺标識。明代《三才圖會》更将其納入禮制圖譜,印證該佩飾貫穿宋元明清四朝官服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桃花绶”是古代官員佩戴的一種绶帶,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漢代九卿及俸祿二千石官員系印的绶帶。其名稱源于绶帶的顔色或紋飾與桃花相關,可能呈桃紅色或帶有桃花圖案。

  2. 曆史背景與用途
    作為漢代高官的身份象征,绶帶與官印配套使用,代表官職等級。九卿為中央高級官員,二千石俸祿對應郡守等地方要職。

  3. 文學與引申含義

    • 南朝梁元帝《玄覽賦》中“桃花之绶”直接引用此物,突顯佩戴者的尊貴。
    • 唐代李商隱詩句“桃绶含情依露井”中,“桃绶”泛指引绶或桃紅色絲帶,可見後世文學中其含義有所擴展。
  4. 顔色與象征
    除指代官職外,“桃绶”亦形容桃紅色絲帶或直接借指桃花,如宋代詩詞中“畏風桃绶向林低”即以绶帶比拟桃花垂枝的姿态。

該詞兼具曆史實指與文學意象,需結合語境區分具體含義。若需進一步考證文獻用例,可參考《玄覽賦》《李商隱詩集注》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暗祝白頭不終變節處裁出車殄寇除庑怠慠蹈武斷除渡越枋國葛帶苟容廣闊國有企業古興姑胥台還來醢石铪匝河澤畫列鴅吺儉雕見睹餰餌奬借堅密見在曒日借孝僸佅金籝迹象倦魔軍衛劇豕庫紗量能蓮宮裡層芒種魅鄉迷離旻天鬧掃庀工求索軟腳食籍收攟坦迤替代晚母危惙微言大誼文電仙人棗小訟卸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