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著名大橋之一。跨越金門海峽,北連加利福尼亞州,南接舊金山半島的鋼結構懸索橋。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全長19812米,主跨長1280米。橋面寬274米,有六條車行道和兩條人行道。橋孔高61米,大型船隻均可通行。橋的南北各聳立一座門字形巨型橋塔,塔高3425米。橋塔支持着兩根直徑各為9042厘米的鋼繩,憑借這兩根鋼繩,把大橋高懸在半空中。為舊金山的象征。1937年建成。
“金門大橋”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1. 地理位置與功能
金門大橋是連接美國舊金山市與加利福尼亞州馬林縣的跨海懸索橋,橫跨金門海峽(舊金山灣與太平洋交彙處)。它是舊金山最著名的地标之一,也是美國自行車路線95號的一部分。
2. 曆史與建造
3. 技術參數
4. 象征意義
指連接中國廈門市翔安區大嶝島與台灣金門縣的規劃橋梁,全長約5.34公裡,雙向2車道+自行車道,旨在促進兩岸交通。目前該橋尚未建成,相關規劃仍在推進中。
日常語境中的“金門大橋”通常指美國舊金山的地标建築,其名稱已衍生為“連接遙遠事物”的比喻(如成語用法)。若需進一步區分,建議結合具體語境或補充說明。
《金門大橋》是指中國福建省金門縣與台灣的連江縣之間的一座跨海大橋。金門大橋是************共和國至今為止建設最複雜、技術最先進的橋梁之一,也是************的象征之一。
《金門大橋》這個詞可以拆分為3個部首:金(金字旁)、門(門字旁)、大(大字旁)。它的總筆畫數是15畫。
金門大橋在中文中的名稱來源于它所連接的兩個地區的名稱,金門縣和福建省金門鎮。在繁體中文中,金門大橋的寫法為「金門大橋」。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金門大橋的寫法與現代相比有所差别。例如,金字旁在古漢字中的寫法為「釒」,門字旁的寫法為「門」。
1. 金門大橋是兩岸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
2. 我們沿着金門大橋的步道散步,欣賞着壯麗的海景。
1. 金門 (jīn mén):指福建省金門縣。
2. 大橋 (dà qiáo):橋梁中的一種,用于連接兩個地區。
3. 戰地旅遊 (zhàn dì lǚ yóu):指人們到戰争曾經發生過的地區進行旅遊觀光。
近義詞:金門跨海大橋、金門海峽大橋。
反義詞:兩岸分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