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善于教喻。《禮記·學記》:“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孔穎達 疏:“若師能教弟子,如此三事,則可謂善教喻矣。”
(2).好的比喻。《漢書·賈誼傳》:“裡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
“善喻”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通過巧妙引導而非強制的方式傳授知識或道理。這一含義源自《禮記·學記》中的經典論述:“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指運用貼切、生動的比喻手法,使抽象概念更易于理解。例如《漢書·賈誼傳》引用諺語“欲投鼠而忌器”,認為這是“善喻”的典範,因其通過比喻揭示了行動時需權衡利弊的深意。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教育領域,現代也可引申為對語言表達藝術的高度評價。例如,提到法學教授張善喻的名字,側面印證了“善喻”作為名稱或贊譽的用法。
《善喻》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詞語,其中《善》指善良、善行,表達出美好、正直的意義;《喻》指比喻、說教,用來比喻或說明事物的意義或含義。因此,《善喻》意為善良的比喻、美好的說教。
《善喻》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口和言,其中“口”表示與嘴有關的意思,而“言”表示與言語、話語有關的意思。所以,這個詞的部首分别是口和言。
根據筆畫順序,可以将《善喻》分為6個筆畫,其中“善”字為3個筆畫,“喻”字為3個筆畫。
《善喻》這個詞來源于中國的文化傳統,代表了中華民族對美好、正直的價值觀和道德标準的追求。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相同,分别為「善」和「喻」。
在古代,「善」字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其上部為「口」,下部則為「一」。而「喻」字的古代寫法與現代相同,上部為「口」,下部為「俞」。
1. 他以善喻向學生們傳授道德知識。
2. 這個故事是一個善喻,告訴我們要學會關心他人。
善言喻、善良、善事善言、善惡喻、道善喻等。
比喻、譬喻、說教、寓言。
違喻、偏喻、真實、直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