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ttle down;make one's home in a place] 在一個新地方安家定居。有時也指到基層長期居住
他希望在農村安家落戶
(1).把家庭安置在某地,長期住下去。 謝覺哉 《青年人怎樣鍛煉自己》:“事實上,我們全國六億多人口中,絕大多數是安家落戶在農村的。” 郭澄清 《大刀記》第一章:“想叫你父女倆,到 龍潭街 去安家落戶。”
(2).比喻某種生物被引進到新地方後,同原産地一樣地生長繁殖。例如: 深州 蜜桃已在 冀中 一帶安家落戶。
“安家落戶”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ān jiā luò hù,其核心含義是指到新的地方建立家庭并長期定居,也可比喻生物適應新環境後的繁衍。以下是詳細解釋:
常見近義詞包括:
適用于描述人口遷徙、基層定居、生态研究等場景,如幹部下鄉、移民安置或生物引進課題中。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來源網頁(如)。
安家落戶是一個成語,意指一個人或一個家庭在某個地方安定下來、定居,并且在那裡建立起家庭生活。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安”、“家”和“落戶”三個部分。
部首和筆畫:
1. “安”字的部首是宀,它有6畫。
2. “家”字的部首是宀,它有10畫。
3. “戶”字的部首是戶,它有4畫。
來源: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經典《周易》。其中有一句話“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後來,這句話演化為“安家落戶”。它強調了一個人在安頓下來之後,應該時刻保持警惕,不忘自身的困境,以免再次陷入危險之中。
繁體:
在繁體字中,安家落戶的寫法為「安家落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略有不同。安字可以寫作“諳”或“闇”,家字可以寫作“傢”或“豭”。
例句:
1. 在鄉村安家落戶,他們過上了平靜而快樂的生活。
2. 終于安家落戶在這個繁華的都市,他們追逐着自己的夢想。
組詞:
1. 安家:安家落戶的簡化形式。
2. 定居:在一個地方穩定下來。
3. 居住:在某個地方定居生活。
近義詞:
1. 定居
2. 安居
3. 安頓
反義詞:
1. 流離失所
2. 漂泊無定
3. 遊移不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