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旌蒲的意思、旌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旌蒲的解釋

古時征聘賢士所用的旌帛和蒲車。《後漢書·逸民傳序》:“旌帛蒲車之所徵賁,相望於巖中矣。” 南朝 梁元帝 《薦鮑幾表》:“旌蒲出 魯 ,賁帛歸 齊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旌蒲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由“旌”和“蒲”二字組成,其含義需結合字源與古代文化背景進行解釋:

  1. 基礎釋義

    “旌”本指古代用牦牛尾或羽毛裝飾竿頭的旗幟,後泛指旗幟,常作為标識、號令或儀仗之用,引申有表彰、顯揚之意。“蒲”指香蒲,一種常見的水生草本植物,葉片可用于編織(如蒲席、蒲扇)。因此,“旌蒲”的字面意義可理解為以蒲草為材料或裝飾的旌旗,或具有蒲草特征的旌旗類器物。其核心意象與古代儀仗、标識相關。

  2. 曆史演變與文化關聯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可見零星記載,多與禮制或特殊用途相關:

    • 儀仗用具:古代儀仗隊或車駕裝飾中,可能使用蒲草編織的旗幟或幡幟,取其輕便、易得或象征意義(如蒲草生命力強,或與水生環境相關)。《周禮·春官·司常》詳細記載了不同等級、用途的旗幟(如“旌旗”),雖未直接提及“旌蒲”,但古代旗幟材質多樣,蒲作為常見編織材料,存在用于制作簡易旌旗或裝飾部件的可能。
    • 特殊标識:在特定場合(如田獵、水澤活動)或地方習俗中,“旌蒲”可能作為臨時性、地域性的标識物。清代《事物異名錄·舟車·蒲車》提到以蒲草包裹車輪的“蒲車”,用于封禅等禮儀,體現蒲草在禮制中的特殊應用,間接佐證其可能用于儀仗裝飾。
  3. 現代認知與使用

    在現代漢語中,“旌蒲”已非常用詞彙,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辭書釋義或特定文化語境中。其含義需嚴格依據古文獻上下文判斷,通常指代古代以蒲草為材或飾的旌旗類物品,是反映古代物質文化與禮俗的專有名詞。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旌蒲”是古代用于征聘賢士的禮儀用具,包含旌帛(絲織品)和蒲車(用蒲草包裹車輪的車),象征對人才的尊崇。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由“旌帛”和“蒲車”組成,是古代帝王或官府征召隱士或賢才時使用的信物與交通工具,體現禮賢下士的态度。

  2. 字義分解

    • 旌(jīng):古代以羽毛裝飾的旗幟,後引申為表彰(如“旌表”)。
    • 蒲(pú):指香蒲草,多年生水生植物,其葉可編織,根莖可食用。因蒲草柔軟,古人用其包裹車輪以減少颠簸,故“蒲車”有安車之意。
  3. 典籍出處

    • 《後漢書·逸民傳序》提到“旌帛蒲車之所徵賁,相望於巖中矣”,描述征聘賢士的盛況。
    • 南朝梁元帝《薦鮑幾表》以“旌蒲出魯”喻指招賢之舉。
  4. 相關延伸
    “旌車”是“旌蒲”的同義詞,如《後漢書》載“以企旌車之招矣”,兩者皆指代禮聘賢士的儀式。

建議結合《後漢書》等文獻進一步了解其曆史背景與應用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愛國統一戰線安危霸僚悲觀變裁兵燹逼夜不請藏頭亢腦叱駡崇着創造船閘詞英觝擊動機犢沐子多此一舉二十五老煩緩風雨不透腹背受敵浮習個處弓冶公約數鼓絕害患含沙蜮後辛火鏡火上弄冰淩胡子積候稽胡缙紳便覽衎直酷殺淋巴結臨盆邏弋曼羨媒人漂疽塹淵喬遷之喜瓊室柔遠懷來入伍掃學社會形态折困十大洞天夙智同工通間痛诮拓裡晤語相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