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安危的意思、安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安危的解釋

[safety or danger] 平安和危險

奮勇搶救溺水兒童,不顧自己的安危

詳細解釋

平安與危險。《管子·參患》:“君主之所以尊卑,國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 晉 幹寶 《晉紀總論》:“蓋民情風教,國家安危之本也。” 宋 蘇轼 《次韻李修孺留别》之一:“豈意青天掃雲霧,盡呼黃髮寄安危。” 孫繼先 《強渡大渡河》:“他肩上擔着關系全軍安危的擔子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安危”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兩個意義相反的語素“安”和“危”并列構成,屬于聯合式合成詞。其核心含義指:

  1. 安全與危險:指人或事物所處的兩種截然相反的境況或狀态。“安”代表平安、穩定、無危險;“危”代表危險、危急、不安全。

    •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例:個人的安危、國家的安危、不顧自身安危。
  2. 泛指處境、狀況:在實際運用中,“安危”常常作為一個整體概念,泛指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地方乃至一個國家整體的安全狀況、生存狀态或命運。它強調的是對整體安全形勢的關注。

    • 來源: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86-1994.
    • 例:心系百姓安危、事關國家安危的大事、把人民的安危放在首位。

詳細解析:

“安危”在漢語詞典中的核心釋義是指安全與危險,并由此引申指代人或事物所處的整體安全狀況、生存境遇或命運。它體現了對安全與危險這對矛盾狀态的概括,在實際語言運用中常作為一個整體概念,強調對安全形勢的關注,尤其在涉及重大利益或生命財産時。

網絡擴展解釋

“安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安危”由“安”(平安)和“危”(危險)兩個反義字組成,指平安與危險并存的狀态,但使用時更強調對潛在危險的關注。例如“不顧個人安危”即突出對危險境遇的忽視,選擇優先考慮其他因素。

詞源與結構

  1. 構詞特點:并列結構,通過反義字組合表達事物的兩面性。
  2. 經典引用:最早可見于《尚書·畢命》“邦之安危”,後《東周列國志》中李牧提到“國家安危,懸于一将”,體現其常用于重大事件或集體利益的語境。

使用場景

例句參考

  1. 當代語境:“解放軍戰士不顧安危搶救傷員。”
  2. 跨文化應用:西語例句“Salvó a la chica ignorando riesgos personales”(他不顧個人安危救出女孩)。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東周列國志》《尚書》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柏脂八命塝田備查冰澌部督豺羽赤精精除害興利慈目典肆洞霄東西二府堆笑頓躄多足動物餓顯法器鳳腦腐衣貢公喜顧養彙薦晖夜溷雜甲膽簡功椒酒郊赦徑遂酒量拒捍抗莊兩聽麗景臨寫理事螺距盟會煗老仆遫巧谀親信窮迹棄妻三鼓三和盛會適稱失之東隅叔度松煙談述騰告頽業微察問缣遊握手言歡響報先公後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