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道教謂以金和玉溶于朱草而成的仙藥。參閱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一說指唾液。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人一·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氣流入舌下為神水,腎液流入舌下為靈液。道家謂之金漿玉醴。”亦作“ 金漿玉液 ”。 唐 陳子昂 《送中嶽二三真人序》:“真朋羽會,金漿玉液。”
(2).比喻美酒。《北堂書鈔》卷一四八引 晉 傅玄 《七谟》:“金漿玉醴,雲沸淵亭。”
“金漿玉醴”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īn jiāng yù lǐ,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金漿玉醴”融合了道教文化、醫學養生和文學意象,既可指代玄妙的長生藥,也可比喻佳釀或人體津液,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考證,可參考《抱樸子》《本草綱目》等古籍。
《金漿玉醴》是一個成語,意為珍貴的美酒。它形容酒味極為醇厚,品質極佳。
《金漿玉醴》分為四個字,分别是「金」、「漿」、「玉」和「醴」。 - 「金」的部首是「钅」,筆畫數為8; - 「漿」的部首是「氵」,筆畫數為10; - 「玉」的部首是「王」,筆畫數為5; - 「醴」的部首是「酉」,筆畫數為15。
《金漿玉醴》源自《詩經·小雅·大東》中的詩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好,異物無與害。以爾為飲,以告類詠」,其中「以爾為飲,以告類詠」這句話表達了酒是美好的事物,并将其比喻為珍貴的美酒,即《金漿玉醴》。
《金漿玉醴》的繁體字為「金漿玉醴」。
在古代,「金漿玉醴」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年代和文人的個性,可能存在一些差異。
1. 這家酒莊釀造的葡萄酒真是《金漿玉醴》,讓人陶醉其中。
2. 那位名廚的菜肴真可謂是《金漿玉醴》,不僅味道絕佳,而且色香味俱全。
1. 金杯玉盞
2. 漿糊玩具
3. 玉液瓊漿
1. 珠玉在側
2. 佳釀美酒
粗鄙劣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