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靜安寺的意思、靜安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靜安寺的解釋

在 上海市 内。原名“滬渎重玄寺”。相傳 三國 吳 赤烏 十年(公元247年)始建,在 吳淞江 濱, 宋 大中 祥符 元年(1008年)改名 靜安寺 , 嘉定 九年(1216年)移今址。 清 光緒 六年(1880年)重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二回:“又到 靜安寺 前看那湧泉,用石欄圍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靜安寺是上海市靜安區的一座曆史悠久的佛教寺廟,其名稱與曆史演變、地理位置及文化意義密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曆史沿革

  1. 始建與早期名稱
    靜安寺始建于三國東吳赤烏十年(247年),初名“滬渎重玄寺”,由西域僧人康僧會創建,是上海地區早期佛教傳播的重要據點。
    唐代更名為“永泰禅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正式定名“靜安寺”。

  2. 遷址與重建
    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因原址(吳淞江畔)水患頻發,遷至現址南京西路。清光緒六年(1880年)大規模重建,近代又經曆多次修繕,如1984年重建鐘鼓樓。

二、名稱含義

三、地理位置與建築特色

四、文化影響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寺廟官方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靜安寺》是什麼意思

《靜安寺》是一個漢字詞語,它對應着一個著名的佛教寺廟。該寺位于中國上海市靜安區,是上海市的一處重要曆史文化遺址。這座古老的寺廟座落于美麗的靜安公園内,是衆多遊客和信徒前來參拜的聖地。

拆分部首和筆畫

漢字《靜》的部首是青,它由青字旁上部分構成。《安》的部首是宀,它由宀字旁構成。筆畫上,《靜》共有8畫,《安》共有6畫。

《靜安寺》的來源

《靜安寺》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宋代。據傳說,宋太宗趙光義創建了這個寺廟,以祈求國家安甯和民衆的安康。靜安這個名字起源于佛經《華嚴經》中的一句話:“常住于此,名靜安寺。”因此,這個寺廟以《靜安寺》為名。

《靜安寺》的繁體字

《靜安寺》的繁體字為「靜安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安》的漢字寫法為「安」,沒有「宀」的部首,隨着發展演變,「宀」被加入到「安」的寫法中,形成了現在的寫法。

《靜安寺》的例句

1. 遊客們踏着輕柔的腳步,走進了莊嚴肅穆的《靜安寺》。

2. 我在上海遊覽時,特地前往了《靜安寺》,感受到了濃厚的佛教氛圍。

《靜安寺》的組詞

1. 聖安寺

2. 安樂寺

3. 安心寺

《靜安寺》的近義詞

寺廟、佛寺、廟宇

《靜安寺》的反義詞

宮殿、皇宮、廟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