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的意思、西晉的詳細解釋
西晉的解釋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中國于公元265-317年的朝代,司馬炎所建,建都洛陽
詞語分解
- 西的解釋 西 ī 方向,太陽落下的一邊,與“東”相對:西面。西曬。西域。西方。西席(舊時對幕友或家塾教師的敬稱。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亦稱“西賓”)。西宮(借指妃嫔)。 事物的樣式或方法屬于西方的(多指歐美各
- 晉的解釋 晉 ì 進:晉級。晉升。晉谒(進見)。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 中國山西省的别稱:晉劇。 中國朝代名:西晉。東晉。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西晉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指中國曆史上的重要王朝(公元265年—316年),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
字義與朝代屬性
“西”表方位,與東晉對應,因建都洛陽(位于中原西部)而得名;“晉”承襲曹魏禅讓後的國號。西晉是司馬氏建立的統一政權,結束三國分裂局面,屬中國封建社會的重要階段。
-
時空範疇
- 時間跨度:始于晉武帝司馬炎泰始元年(265年),亡于晉愍帝建興四年(316年),共52年。
- 疆域範圍:統一後疆域北至陰山,南達今越南北部,東臨黃海,西抵甘肅。
-
曆史地位與文化影響
西晉以太康之治為鼎盛期,但後期因八王之亂與五胡亂華衰亡。其制度承漢啟唐,如占田制影響後世土地政策;文化上《三國志》成書,玄學思潮興起,奠定六朝文化基礎。
權威參考來源: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西晉”詞條釋義,商務印書館.
- 《辭海》(第七版)·曆史分冊“西晉”條目,上海辭書出版社.
- 《中國曆史大辭典》·魏晉南北朝卷,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西晉是中國曆史上的重要朝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基本信息
西晉(公元265年-317年)是司馬炎取代曹魏後建立的王朝,定都洛陽。其名源于後世為區分東晉而稱,因洛陽位于東晉都城建康(今南京)之西得名。
二、建立與統一
- 政權更疊:司馬氏家族通過高平陵之變(249年)掌握曹魏實權,司馬昭滅蜀漢(263年),司馬炎于265年正式篡位稱帝。
- 統一三國:280年滅東吳,結束三國分裂局面,實現全國統一。
三、重要曆史事件
- 八王之亂(291年-306年):宗室諸侯為争奪權力爆發内亂,嚴重削弱國力,成為西晉衰亡轉折點。
- 五胡亂華:内遷的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趁西晉内亂起兵,316年匈奴劉曜攻陷長安,西晉滅亡。
四、滅亡原因
- 政治腐敗:門閥士族壟斷權力,晉惠帝昏庸無能,賈後幹政激化矛盾。
- 分封弊端:司馬炎大封宗室諸侯并授予兵權,導緻地方割據。
- 民族矛盾:少數民族内遷後長期受壓迫,最終引發叛亂。
五、曆史評價
西晉雖短暫統一,但未能解決社會深層矛盾,其興衰揭示了大一統政權需平衡中央集權與地方勢力的重要性。其滅亡後,中國進入東晉十六國分裂時期。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相關曆史文獻或權威網站。
别人正在浏覽...
安排白鼓釘白鹽初魄錯着水大開大合黨事到案大塗大翁鬥絶一隅楯柱诰授公券鬼箓規悟駭怛會利佳兵奸豎誡命節葺幾幸積玉鑛樸蛉蜻蒙袂娩息齧殺旁寄盼頭乾錄啓發親賓清蟾清芬清弄青生色遒捷逡巡上頓勝緻拾塵狩嶽巡方訟愬速途天垂外質網購委虵威勢蚊虻問名五餌汙附圬人無徵相附小賬硎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