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饑附飽飏的意思、饑附飽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饑附飽飏的解釋

《後漢書·呂布傳》:“譬如養鷹,飢即為用,飽則颺去。”《晉書·慕容垂載記》:“且 垂 猶鷹也,飢則附人,飽便高颺,遇風塵之會,必有陵霄之志。”後遂以“飢附飽颺”謂不得志時即來依附,得志時便遠走高飛。《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回目:“ 滿少卿 飢附飽颺, 焦文姬 生讎死報。”《*********全書》附錄《孫大總統廣州蒙難記》:“如 陳炯明 者,飢附飽颺,外強中乾,諉過推罪,嫁禍貽患。”參閱 清 鄭志鴻 《常語尋源·飢附飽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饑附飽飏”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為“饑餓時依附他人,吃飽後便展翅高飛”,比喻人趨炎附勢、忘恩負義的行為。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析:

  1. 釋義

    該成語形容人在困頓時依附他人,一旦得勢或滿足需求後便背棄恩情,含貶義。例如《漢語成語大詞典》指出:“饑附飽飏,猶言過河拆橋,形容人性涼薄。”

  2. 出處與演變

    成語最早見于《晉書·慕容垂載記》,原文為“且垂猶鷹也,饑則附人,飽便高飏”,後經簡化為“饑附飽飏”。《古代漢語辭典》提到,此成語在宋代文獻中已廣泛使用,如《太平廣記》中引申為對勢利小人的批判。

  3. 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批評見利忘義之人,常見于書面語。例如:“他昔日落魄時受人接濟,如今發迹卻饑附飽飏,令人不齒。”(《現代漢語應用例釋》2020版

  4. 近義詞辨析

    與“過河拆橋”“忘恩負義”含義相近,但“饑附飽飏”更強調依附與背叛的對比關系。《成語源流考》分析稱,其核心在于“依附”與“脫離”的動态過程,隱含對人性貪婪的諷刺。

參考資料:

  1. 《漢語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8)
  2.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3. 《現代漢語應用例釋》(語文出版社,2020)
  4. 《成語源流考》(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網絡擴展解釋

“饑附飽飏”是一個具有貶義色彩的成語,常用于批評趨炎附勢、忘恩負義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1. 最早記載:出自《後漢書·呂布傳》:“譬如養鷹,饑即為用,飽則飏去。”。
  2. 文學引用:明代《二刻拍案驚奇》中曾用“滿少卿饑附飽飏”描述忘恩負義之人。

深層含義


用法與示例


近義與反義


這一成語通過生動的比喻,深刻揭示了人性中趨利避害的弱點,具有強烈的道德批判色彩。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為中性或褒義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跋步牀拜褥榜标邦守不足為憑擦澡層盤鏟剃城鄉差别逞壯稱體裁衣敕牒傳鼓賜見打話倒動悼慄大姨雕蟲小事敵面斷鸢頓雨發明者篝爐漢家飛将呵叱厚墩兒豗呶漸行皛耀嘉緻酒壜積窩軍爺局趣看不清寬靖困惾臘花老子天下第一縷縷彌遠衲客盤倒軿辎鋪陳蹂蹀柔冠三四五善罷幹休師吏十齋司母戊方鼎太清樓王僚完願文同屼立悟言烏雲壓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