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悼慄的意思、悼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悼慄的解釋

亦作“ 悼栗 ”。驚恐戰栗。《莊子·山木》:“危行側視,振動悼慄。”《漢書·王莽傳上》:“夙夜悼栗,常恐污辱聖朝。” 三國 魏 阮籍 《鸠賦》:“終飄搖以流離,傷弱子之悼栗。” 唐 韓愈 《上襄陽于相公書》:“窺巨海之驚瀾,莫不戰掉悼慄,眩惑而自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悼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定義

“悼慄”意為驚恐戰栗,形容因恐懼、緊張或極度不安而身體發抖的狀态。該詞也可寫作“悼栗”,屬于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


出處與例句

  1. 《莊子·山木》
    “危行側視,振動悼慄。”
    (形容因危險而戰戰兢兢的狀态。)

  2. 《漢書·王莽傳上》
    “夙夜悼栗,常恐污辱聖朝。”
    (表達因擔憂而惶恐不安的心情。)

  3. 三國魏·阮籍《鸠賦》
    “終飄搖以流離,傷弱子之悼栗。”
    (描寫弱小者因困境而恐懼戰栗。)

  4. 唐代韓愈《上襄陽于相公書》
    “窺巨海之驚瀾,莫不戰掉悼慄。”
    (比喻面對巨大挑戰時的驚恐反應。)


使用時期

該詞多見于先秦至唐代文獻,常見于描述人物心理或環境壓迫下的生理反應,具有鮮明的古典文學色彩。


建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近義詞、反義詞或讀音,可參考來源網站(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悼慄(dào lì)這個詞可以表示内心的恐懼、害怕或戰栗的感覺。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辶」,表示走路的意思,右邊是「廠」,表示廠房。悼慄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在繁體漢字中,悼慄的寫法是「悼悖」。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悼慄」的拆分是「悼」和「慄」兩個字,分别表示哀悼和恐懼。例如,可以用「悼慄」來形容某人在恐怖片中感到恐懼不已。 除了「悼慄」之外,還有一些與之相關的詞語。例如,「驚恐」可以表示害怕或驚慌失措的情緒。而「戰栗」則表示非常害怕或發抖。與「悼慄」相反的詞語是「安撫」,表示平靜或使人感到安心。另外,可以用詞語「不懼」來表示勇敢或無所畏懼。 總而言之,「悼慄」是用來形容内心感到恐懼、害怕或戰栗的詞語。它來源于古代漢字的寫法,可以通過拆分部首和筆畫來分析構造。在漢字的發展中,悼慄的寫法也有繁體字的變體。悼慄這個詞在句子中的運用可以形容人們面對恐怖或危險時的内心體驗。同時,我們還可以根據需要使用其他相關的詞語來表達不同的情感和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