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節堂的意思、節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節堂的解釋

(1). 唐 宋 時節度使收藏旌節的廳堂。《新唐書·百官志四下》:“﹝節度使﹞罷秩則交廳,以節度使印自隨,留觀察使、營田等印,以郎官主之。鎖節樓、節堂,以節院使主之,祭奠以時。” 宋 戴埴 《鼠璞·旗纛将軍》:“本朝有六纛,旌節,門旗二,受賜藏之公宇私室,號節堂;朔望次日祭之,號衙日。”

(2).指商議機密重事的廳堂。《水浒傳》第七回:“ 林沖 猛省道:‘這節堂是商議軍機大事處,如何敢無故輒入?’”《水浒傳》第八一回:“你兩個且休説,節堂深處的勾當,誰理會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節堂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古典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代古代官府或寺觀中用于舉行儀典、議事或存置符節等重要物品的廳堂。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節堂最初指“古代節度使收藏旌節的廳堂”,後逐漸擴展為“官府治事之所”或“議事廳”。從構詞法分析,“節”字既包含符節、禮器的物質屬性,又蘊含節制、儀禮的精神象征,而“堂”則強調空間場域的公共性與莊嚴性。

在曆史演變中,節堂的職能呈現三重特性:

  1. 軍政樞紐:《辭源》記載唐代藩鎮機構設節堂,用于頒布政令、處理軍務,如《資治通鑒》提及“節度使退食節堂,牙兵羅列”的場景;
  2. 禮制空間:《古代漢語詞典》注解說宋元時期佛寺道觀亦設節堂,作為舉行法會、接待貴賓的禮儀場所;
  3. 司法象征:明清方志中常見“節堂聽訟”的記載,如《福州府志》描述知府在節堂審理重大案件,體現司法權威。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曆史文獻和古建築研究領域。《中國建築術語辭典》特别指出,現存的節堂建築遺存如平遙古縣衙節堂,其空間布局仍保留着“前堂後室、中軸對稱”的典型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節堂”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曆史功能釋義

  1. 唐宋時期節度使的專用場所
    指節度使收藏旌節(象征權力的符節)的廳堂。根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節度使卸任時需移交相關印信,但旌節需鎖于節堂,由專人管理,并定期祭祀。

  2. 商議機密重事的場所
    後引申為處理軍政機密事務的廳堂。例如《水浒傳》第七回中,林沖提到“節堂是商議軍機大事處”,突顯其機密性。


二、引申與文學用法

部分詞典(如、3)提到“節堂”可形容言行莊重得體,但這種用法更接近成語的比喻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例如描述人舉止有教養或文章風格高雅時使用。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新唐書》《水浒傳》原文或權威曆史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桲椤猜怨赤手弛拙吹毛索疵單打一定性敦喻二豎翻口斐錦風謠高穹桂寝劊伍貴正黑鴉鴉黃玉花假寐疆陲奸軌蹇曳驚世絶俗進爵禁字體诳具愦鬧連總洌清慢侮慢媟面幕鳴梭默志南竹逆牲牛角之歌袢延青眼客歧頤三王墓韶韺折锉深大勝壤慎思世廟手表水涯束棄述容嘶聲銅冶外阃王水尉官猥品相幇現境小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