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棄的意思、束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棄的解釋

棄置。 宋 黃庭堅 《奉和文潛贈無咎以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為韻》:“談經用 燕 説,束棄諸儒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束棄”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意為「棄置」,指将事物徹底抛棄或擱置不用。由兩個動詞性語素複合構成,其中「束」表示捆紮、約束,「棄」指抛棄,組合後強調主動性的擯棄行為。

二、經典出處 源自宋代黃庭堅《奉和文潛贈無咎》詩句:“談經用燕説,束棄諸儒傳。”此處的「束棄諸儒傳」指對傳統儒家經典的主動擯棄,體現作者突破學術桎梏的思想傾向。

三、結構分析 • 詞性:動詞(承接式合成詞) • 構詞特點:「束」與「棄」構成時間或邏輯上的承接關系,先有約束行為再行抛棄,強調過程的完整性。

四、使用注意 該詞屬于文言詞彙,現代漢語已罕用。當代表達類似含義時,可選用「摒棄」「棄置」等現代漢語詞彙替代。

建議在閱讀宋代文獻時重點關注該詞,日常交流中不建議使用,以免造成理解障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棄

束棄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放棄、抛棄。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竹部)和“棄”(從弋省去一點表示下弦,象弦已斷)。

根據《說文解字》,束字的原意是“捆綁”,後來引申為“整理、安排”。棄字的原義是“放弓箭”,引申為“抛棄、丢棄”。束棄合起來就是以放棄、抛棄的意思來整理、安排。

束棄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束棄”。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束棄的寫法分别是:“束廾”和“棄弓”。其中,束字在古代寫法中是用廾字(從手省去一點表示手柄)表示,可以理解為用手把幾根竹子捆綁在一起;棄字的古代寫法則是用弓字表示,象征着放棄、扔掉弓箭。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束棄的詞語:他選擇了束棄過去的事情,迎接新的挑戰;她對那份工作束棄了一切,投入了全部的精力。

與束棄相關的組詞有:束手無策、束縛、放棄;近義詞有:舍棄、遺棄、抛棄;反義詞有:堅持、保留、保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