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戒定的意思、戒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戒定的解釋

佛教語。制身為戒,慎心為定。 唐 道宣 《淨心誡觀法》二:“一切苦因果,財色為本;一切樂因果,戒定為本。” 唐 王維 《同崔興宗送衡嶽瑗公南歸》詩:“一施傳心法,唯将戒定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戒定”的漢語釋義與佛教術語解析

“戒定”是佛教核心概念“戒、定、慧”三學中的前兩項,分指行為規範與心性修持:

  1. “戒”(jiè)

    • 本義:警戒、防備(《說文解字》:“戒,警也”),引申為行為準則。
    • 佛教釋義:指為防非止惡而制定的律儀規範,包括止持(禁止惡行)與作持(奉行善法)。例如“五戒”“十戒”等,旨在約束身心,為修定奠基 。
  2. “定”(dìng)

    • 本義:安定、靜止(《說文解字》:“定,安也”)。
    • 佛教釋義:指心專注于一境而不散亂的精神狀态(梵語“Samādhi”),如“禅定”“四禅八定”。通過調伏雜念,達到心境澄明,為生慧之基 。
  3. “戒定”關系

    二者為遞進修持次第:“戒”是“定”的前提,戒除散亂方能入定;“定”是“慧”的基礎,心定則能照見真理。如《楞嚴經》雲:“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戒定”是佛教術語,包含“戒”與“定”兩個核心概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戒定”指通過持守戒律(制身)來約束行為,通過禅定(慎心)來修持内心的平靜,是佛教修行的重要基礎。它強調由外在行為規範到内在心性調伏的過程。


二、分釋核心概念

  1. 戒(jiè)

    • 含義:指佛教中的戒律,即規範言行、止惡揚善的準則。如五戒(不殺生、不偷盜等)是基本戒律。
    • 作用:如的比喻,“戒”如同屏風,阻擋外界幹擾,為修行創造清淨環境。
  2. 定(dìng)

    • 含義:即禅定,指通過專注修行使心念安定,達到不散亂、不波動的狀态。
    • 作用:為生起智慧(慧)提供穩定的内在條件。

三、戒與定的修行關系

佛教認為“戒為定基,定能生慧”,即持戒是禅定的基礎,禅定又能引發智慧。唐代王維的詩句“一施傳心法,唯将戒定還”便體現了這一修行次第。


四、相關擴展


五、實際應用舉例

佛教經典《淨心誡觀法》提到:“一切樂因果,戒定為本。”說明持戒修定是離苦得樂的根本途徑。

“戒定”不僅是佛教修行的核心方法,也體現了行為規範與心性修養的統一性。

别人正在浏覽...

挨挨拶拶卬鼻暗默阿紫扮戲豹祠禀報朝朔成吉思汗敕戒齒齯躊伫丹良蹈藉釣灘短促風舉雲搖嘎巴脆管雇廣易合券鶴市花骨頭花紗麾棨惠澤獲落靠把孔碩雷陣力薦靈凫陋俚陸陵輪箱蘆筍蒙揜魔術師磐桓骈跗憑龜千叮萬囑強豪釺子燃灼三鼎甲色别商弦山尖誓刃守方停廢推幹就濕突擊圍剿危柱汙泥纖洪犀角燭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