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琴。《文選·謝靈運<道路憶山中>詩》:“殷勤訴危柱,慷慨命促管。” 李善 注:“危柱,謂琴也。”
“危柱”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ēi zhù,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這是最常見的含義,源于古代文學作品。例如:
部分詞典提到“危柱”可比喻支撐重要事物的關鍵部分,如建築物中的柱子。但此用法在古籍和現代語境中較少見,可能是對字面義的引申解讀。
建議在文學或曆史語境中使用時,優先采納“指琴”的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文選》李善注等古籍來源。
《危柱》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支撐重物的柱子不牢固或不可靠,隨時可能倒塌,象征着某種地方或事物的不穩定和危險。
《危柱》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卩”(下方筆畫),右邊的部首是“木”(豎形筆畫)。總共有7個筆畫。
《危柱》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個村莊裡的房子有一根支撐屋梁的柱子非常不牢固,居民們時刻生活在危險中。這個故事被用來形容某種不穩定和危險的情況。
《危柱》的繁體字形為「危柱」。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危柱》的古漢字寫法為「危柱」。
1. 這棟房子的結構已經破損,屋檐下的危柱似乎隨時會倒塌。
2. 在經濟危機中,公司的股價變得如同危柱,無法确定其是否會繼續下跌。
危險、柱子、危急、危害、支撐、倒塌、不穩定
危險、不牢固、脆弱、搖擺不定
穩定、安全、堅固、可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