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逝去的光陰。《文選·王僧達<答顔延年>詩》:“歡此乘日暇,忽忘逝景侵。” 李善 注:“言人壽不留,與景俱逝而壽損,故謂之侵。” 明 沉鲸 《雙珠記·因詩賜配》:“逝景迫朱顔,惻惻覽青銅。” 清 黃景仁 《江上寄左二杏莊》詩之一:“繁華不足悼,逝景何悤悤。” 李詳 《贈曹君直舍人元忠》詩:“ 閶門 飛閣架通波,四姓衰微逝景過。”
“逝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時間層面
多用于表達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例如古詩詞中“忽忘逝景侵”(《文選·王僧達詩》)、“逝景何悤悤”(清代黃景仁詩),均以“逝景”暗喻歲月不居。
景象層面
在擴展語境中,也可指隨時代變遷而消失的自然或人文景觀,例如“那些逝景已成為回憶”。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引用(如《文選》)和現代用法,兼顧了詞語的時間與空間雙重意涵。如需進一步探究古典用例,可參考中的詩文出處。
逝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辶和日。
逝:由辶部輔以十畫組成,表示人行走的樣子,意味着經過、離去。
景:由日部輔以十四畫組成,表示太陽升起的景象,引申為景色、美景。
逝景的來源:逝景的意思是經過的美景或過去的美好時光,來源于人們對流年逝去、時光荏苒的感慨。
逝景的繁體字為「逝景」,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逝景的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逝景的例句:
1. 青春的逝景總是讓人懷念。
2. 漫步在湖邊,欣賞着逝景如畫。
3. 那是一段逝景,如今隻能在回憶中尋找。
逝景的組詞:
1. 微逝:指時間短暫而流逝。
2. 逝水:指一去不複返的時光。
逝景的近義詞:
1. 往昔景象:指過去的美好時光。
2. 往事如煙:指過去的事情如同煙霧一般消散。
逝景的反義詞:
1. 來臨時光:指即将到來的美好時光。
2. 未來景象:指未來的美好景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