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營紮寨的意思、安營紮寨的詳細解釋
安營紮寨的解釋
[pitch a camp] 原指軍隊在新的駐地修築營地工事。現泛指部隊或團體在一個地方駐紮或安頓下來
詳細解釋
亦作“ 安營下寨 ”。1.指軍隊駐紮。 元 無名氏 《隔江鬥智》第二折:“﹝ 周瑜 ﹞如今在 柴桑口 ,安營紮寨,其意非小。”《三國演義》第五回:“衆諸侯亦陸續皆至,各自安營下寨,連接二百餘裡。” 清 李漁 《奈何天·攢羊》:“我料他遇了大雪,不辨程途,一定要安營下寨。”
(2).現喻指為完成某項任務而建立臨時住所。 徐遲 《生命之樹常綠》:“他們開出了安營紮寨的空地,架起三間茅屋,又開出了苗圃和菜園。”
詞語分解
- 安營的解釋 指軍隊設立營寨駐紮。《隋書·禮儀志三》:“其安營之制,以車外布,間設馬槍,次施兵幕,内安雜畜。”《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花關索下西川傳》:“屯下雄兵三十萬,諸官頭目各安營。”
- 紮寨的解釋 謂築營寨駐紮下來。《水浒傳》第五回:“卻才被哥哥打的那漢,先在這裡 桃花山 紮寨,喚做 小霸王 周通 。”紮營。《三國演義》第九五回:“ 街亭 東北上有一城,名 列柳城 ,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紮寨
網絡擴展解釋
“安營紮寨”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搜索結果中的權威信息,具體解釋如下:
含義
原指軍隊到達新駐地後搭建營帳、修築防禦工事,現泛指團體或組織在某個地方臨時駐紮或建立工作基地。例如:施工隊在工地旁安營紮寨,準備長期作業。
出處
- 最早見于元代雜劇:
- 元·無名氏《兩軍師隔江鬥智》第二折:“這周瑜匹夫……如今在柴桑渡口安營紮寨,其意非小。”
- 另一部元雜劇《千裡獨行》中也曾使用:“一處安營紮寨,一同打天下。”
用法
- 本義:描述軍隊駐紮(如古代戰争中士兵搭建營帳、挖掘壕溝)。
- 引申義:比喻團體或個人在某個地方臨時安頓(如科考隊在山腳下安營紮寨)。
例句
- 部隊抵達後迅速安營紮寨,準備次日行動。
- 登山隊在雪山下安營紮寨,等待天氣轉晴。
- 周瑜率軍在柴桑渡口安營紮寨,意圖奪取荊州。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安家落戶、步步為營(強調長期或階段性駐紮)。
- 反義詞:流離失所、拔寨起營(表示離開或失去固定居所)。
如果需要更完整的例句或出處考證,可參考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安營紮寨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在固定的地點搭建營帳,常用來形容軍隊或者遊民建立臨時居所,類似于“搭起帳篷住下來”的意思。
該成語可以拆分為3個部首和10個筆畫。其中,“安”字的部首是宀(寶蓋頭),“營”字的部首是艹(草字頭),“紮”字的部首是手(手部)。
《安營紮寨》的來源是從古代軍事戰策中衍生而來。繁體字的形式為「安營剳寨」。
古時候漢字寫法為「安營剳寨」,其中“營”字的上方有一個火旁,表示軍事營地燃起篝火。而“剳”字的上方則是一個刀旁,表示軍隊使用刀具修建營帳。
以下是《安營紮寨》的例句:
1. 出發前,我們必須先找一片適合安營紮寨的地方。
2. 這支軍隊擅長快速安營紮寨,行軍速度非常迅速。
與“安營紮寨”相關的組詞有:
- 紮營:建立營帳的意思。
- 打草驚蛇:用意外的動作驚動了對方,使對方防備起來。
- 定居:在某個地方定下來居住。
與“安營紮寨”反義的成語有:
- 蜻蜓點水:比喻行軍極快,沒有固定落腳點。
- 行軍無定:沒有固定的安頓地方。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