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省寺的意思、省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省寺的解釋

古代朝廷“省”、“寺”兩類官署的并稱。亦泛指中央政府官署。 唐 杜甫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詩:“高歌卿相宅,文翰飛省寺。” 唐 元稹 《告贈皇祖祖妣文》:“始兵部賜第於 靖安裡 ,下及 天寳 ,五世其居,冕昪駢比,羅列省寺。”《續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朝廷闢西苑,廣禦池,而尚書無廳事,郎曹無本局,九寺、三監寓天街之兩廊,禮部試士或就 武成王廟 ,是豈太平之制度邪!望别修省寺,用列職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省寺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指古代中央行政機構的總稱,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省寺(shěng sì)由“省”與“寺”兩類機構組成:

  1. 省:指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為最高決策與行政機構,負責制定政策、審核诏令及執行政務。
  2. 寺:指九寺(如太常寺、光祿寺等),掌管具體事務,如禮儀、膳食、司法等,隸屬尚書省下屬部門。

    合稱“省寺”泛指中央官署體系,常見于隋唐至宋代的文獻。

二、曆史演變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定義“省寺”為“古代中央官署的統稱”,強調其行政職能屬性。
  2. 《辭源》:指出該詞多用于唐宋文獻,如《舊唐書》載“省寺諸司,各守其職”。
  3. 《中國古代官制詞典》:詳述三省與九寺的具體職責及隸屬關系,體現“省寺”系統的層級性。

四、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省寺”僅用于曆史研究或古文語境,如:

“唐代省寺制度對後世官僚體系影響深遠。”(《中國政治制度史綱》)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省寺”是古代中國對中央政府官署的統稱,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省寺”由“省”和“寺”兩類官署組成:

  1. 省:指中央行政中樞機構,如唐代的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負責決策與政令制定。
  2. 寺:指九寺等具體職能部門,如太常寺(禮儀)、光祿寺(膳食)、大理寺(司法)等,負責執行具體事務。

二、曆史背景

三、功能與泛指

四、補充說明

“省”另有多音(shěng/xǐng),但“省寺”中讀shěng,專指官署,非“檢查”之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機構職能,可參考《唐六典》《宋史·職官志》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按縣謗譽備價褊衣表疏伯常跛牂殘租誠請尺八除毀大地回春丹忱搭題低潮頂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飛鴻踏雪割須棄袍挂勁管帶股肱郡函購寒信合理化會道能說簡傲絕俗痂皮解喻計功受爵急乎乎九限闊少爺略定曆事文書蘆菲率陀天院悶怒秘邃披誠錢糧檔子千裡情譴谪欺世惑衆确查觑付軀身濡足善簿潸然淚下審讀食性四休居士宿世彎蛾委服無濟铦鉏仙人洞信而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