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匡惡的意思、匡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匡惡的解釋

糾正過失。語出《孝經·事君》:“将順其美,匡救其惡。” 唐玄宗 注:“匡,正也;救,止也。君有過惡,則正而止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及 大禹 成功,九序惟歌; 太康 敗德,五子鹹怨,順美匡惡,其來久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匡惡”是一個源自古代經典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匡惡”指糾正過失或邪惡,尤其強調對上位者(如君主)錯誤行為的規勸與制止。核心含義來自《孝經·事君》:“将順其美,匡救其惡”,即發揚君主的善行,糾正其惡行。

二、詞源與經典注解

  1. 出處:最早見于《孝經》,唐代玄宗注解為“匡,正也;救,止也。君有過惡,則正而止之”。
  2. 曆史用例: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明詩》中提及“順美匡惡”,說明這一概念在文學批評中也被引用。

三、延伸解釋

四、使用場景

五、相關詞語

近義詞:匡正、糾謬、規谏
反義詞:阿谀、縱惡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應用,可參考《孝經》原文及《文心雕龍》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匡惡

匡惡(kuāng è)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為糾正邪惡。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匡”和“惡”,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匡”是一個包含兩個部首的漢字,它的部首分别是“勹”和“匚”,總筆畫數為五。而“惡”的部首是“心”,總共有九個筆畫。

來源

“匡惡”這個成語來源于《論語·為政》篇:“其匡救乎!其中爾惟有此。”意思是指在執掌政權時,要能夠糾正邪惡,做到改正社會上的不正之事。

繁體

繁體字“匡惡”當中的“惡”使用了繁體寫法,整個成語的意思和用法與簡體字是一緻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匡惡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字形也可能不同,但基本意思和用法是相同的。

例句

1. 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地匡惡扶正,推動社會的進步。

2. 他在擔任領導職務期間,勇于匡惡,大力打擊腐敗分子。

組詞

匡正、匡助、匡扶、匡時、匡救

近義詞

糾正、扶正、改正、正本清源

反義詞

縱惡、縱容、維護惡勢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