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畫。明代唐寅作。紙本立軸。水墨。畫中一位面帶寂寞惆怅神色的仕女,手執纨扇徙倚園中。背景叢竹怪石。人物裙角微揚,暗示秋風蕭瑟。主要用白描畫法,筆墨粗細濃淡富于變化。
《秋風纨扇圖》是明代畫家唐寅(唐伯虎)創作的一幅水墨人物畫代表作,現藏于上海博物館。以下是綜合解析:
1. 畫面内容
畫中描繪了一位手持纨扇的仕女,側身立于庭院湖石旁,眉宇間流露出幽怨惆怅之色。她的衣裙在秋風中微微揚起,背景以雙勾叢竹和怪石襯托,整體營造出蕭瑟寂寥的意境。
2. 藝術特色
3. 寓意與背景
唐寅借畫抒懷,題詩雲:“秋來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
4. 曆史評價
該畫被視為唐寅人物畫的巅峰之作,兼具精準的形态刻畫與深刻的情感表達,是研究明代文人畫思想的重要作品。
若需進一步了解題詩細節或藝術史背景,可參考上海博物館的展品資料(來源:、6、7)。
《秋風纨扇圖》(qiū fēng wán shān tú)是一幅古代繪畫作品,也是中國文化中的經典之作。這個詞的意思是描繪秋天和微風中悠閑的樣子。
拆分部首:秋(禾)風(風)纨(纟)扇(扌/氵)圖(曰)。
拆分筆畫:秋(7畫)風(9畫)纨(7畫)扇(5畫)圖(8畫)。
《秋風纨扇圖》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由著名畫家顧恺之創作。它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部分,以細膩的線條和精緻的色彩表達了秋天的美麗和甯靜。
這個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是《秋風紈扇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秋風纨扇圖》可以寫作《秋風婉扇圖》等變體字。這些變體字在字形上有細微的差異,但都指向同一個詞語。
以下是一個例句:“這幅《秋風纨扇圖》生動地描繪了秋天微風中女子的優雅姿态。”
組詞:秋天、秋風、纨绔、扇子、圖畫、藝術
近義詞:秋風送爽、秋高氣爽、纨扇斜飛、秋意盎然
反義詞:春風綠意、冬風凜冽、暑氣蒸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