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腳鐐的意思、腳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腳鐐的解釋

[shackles] 套在囚犯腳腕上的刑具,是兩個鐵箍,中間用鐵鍊相連

詳細解釋

套在犯人腳上的刑具。 巴金 《砂丁》四:“朋友,明白點!這回大家都要戴腳鐐的。”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大清早若幹犯人從那方面帶了腳鐐從牢中出來,派過衙門去挖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腳鐐是束縛犯人雙腳的金屬刑具,由兩條金屬環通過鍊鎖連接構成,主要功能是限制行動自由并防止逃脫。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解釋,該詞屬于司法領域專用術語,指"套在犯人腳腕上的刑具"(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從刑具構造角度分析,腳鐐通常采用鋼鐵材質鑄造,單環重量在1.5-3公斤之間,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第47條關于戒具使用的技術規範(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曆史文獻《唐律疏議》記載,唐代已出現鐵制"腳鉗",作為五刑之外的特殊刑具使用(來源:中華書局《唐律疏議箋解》)。

現代司法實踐中,腳鐐的應用需遵循《看守所條例》第18條規定,僅針對可能實施暴力行為、脫逃或自殺的在押人員使用(來源: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其佩戴方式經過力學設計,保證束縛效果的同時避免肢體損傷,相關技術參數參照公安部《監所金屬戒具通用技術條件》标準(來源:中國标準出版社GB/T 19001-2016)。

網絡擴展解釋

腳鐐是一種用于束縛犯人雙腳的刑具或戒具,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1. 基本定義
    腳鐐由金屬制成,通常包含兩個鐐環和連接它們的鐵鍊,套在腳踝處以限制行動自由。主要用途是防止犯人逃跑或快速移動。

  2. 結構與使用

    • 鐐環固定在腳踝處,通過鎖具或鉚釘孔鎖定,無法自行取下。
    • 根據設計原理分為兩類:
      • 重量束縛型:如我國死囚使用的18斤重鉚釘式腳鐐,通過重量拖累行動。
      • 步幅限制型:西方國家常見,鍊短質輕,通過縮短步幅限制速度。
  3. 法律與規範
    我國監所戒具标準規定,腳鐐為鐵質電鍍材質,重量分1.5公斤和3公斤兩種,兩腳鍊距35厘米。

  4. 延伸含義
    成語“腳鐐手铐”比喻人受到嚴格限制,如制度或權力的束縛。

  5. 讀音與曆史
    “鐐”正确讀音為liào,本義指古代拘系犯人的鐵制刑具,常與“铐”連用(鐐铐)。

如需更詳細的法律規定或曆史演變,可參考、4、7的原始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般剝悲啼扁圓布衣慘變棰抶出君厝衷大巢擔杖大人公大顔抵距梵法飛鼠封崇風衍分塞公夫股弁婚帖蹇行戒牒蠘蟹金巵羁貧祭亭九鳳絶續君子衛考見口苦拉齊廉正六鈞漫家排間籤釘清發青斾氣盛秋水伊人肉屏肉相潤黩單姓折到沈漫世界大同霜庭叔度陂綏旍瑣墀酥佥泝灘退蜚外快夏蟲不可以語冰颉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