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巢的意思、大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巢的解釋

指野豌豆苗。古人以為菜蔬。 宋 陸遊 《巢菜》詩序:“ 蜀 蔬有兩巢:大巢,豌豆之不實者;小巢,生稻畦中, 東坡 所賦元修菜是也。”參閱《廣群6*6*譜》卷十五。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大巢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大巢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分别指代曆史地名和植物名稱:

一、曆史地名 大巢為古代巢國别稱,最早見于《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吳滅巢」的記載,杜預注稱「巢,群舒國,即今廬江六縣東居巢城也」。《史記·夏本紀》正義引《括地志》載「廬州巢縣有巢湖,即《尚書》‘成湯伐桀,放于南巢’之所」,表明其地理位置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帶。大巢國是夏商時期江淮流域的方國,與夏王朝存在朝貢關系。

二、植物名稱

  1. 指豆科植物大巢菜(學名:Vicia sativa),又稱救荒野豌豆,《本草綱目》将其歸入菜部,李時珍記載「大巢菜即野綠豆,蔓生,莖葉氣味皆似豌豆」。其嫩莖葉可作野菜食用,種子可入藥,《中國植物志》記載其具有清熱利濕、和血祛瘀等功效。
  2. 在部分方言區作為苕子(Vicia cracca)的别稱,《農政全書》載「大巢生北方,莖葉花實皆似豌豆而小」,指其作為綠肥作物和牧草的農業價值。

該詞源流演變可追溯至《爾雅·釋草》「薇,垂水」郭璞注「薇,今野豌豆,大巢即此屬」,說明其命名源于植物形态特征。曆代文獻中,大巢常與「小巢」(指硬毛果野豌豆)形成對應稱謂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大巢”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大巢”指野豌豆苗,是古代對一種可食用植物的稱呼。古人将其視為蔬菜,常見于文獻記載。例如宋代陸遊在《巢菜》詩序中提到:“蜀蔬有兩巢:大巢,豌豆之不實者;小巢,生稻畦中。”。

二、詞源與結構

三、引申含義(需謹慎參考)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大巢”可比喻人民的家園或國家的疆域,強調“寬廣遼闊”的意象。但這一用法在傳統文獻中較少見,可能是基于字面的現代引申義。

四、使用場景

  1. 植物學語境:描述野豌豆苗時使用,如“采大巢為蔬”。
  2. 文學比喻:若采用引申義,可用于表達對家園或疆域的贊美,如“建設大巢,安居樂業”。

“大巢”的核心含義為野豌豆苗,屬古代蔬菜名稱;現代部分資料擴展了其比喻義,但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建議優先參考《廣群芳譜》等古籍或權威辭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武幡陂栅駁糅猜貳差三錯四楚拷處順詞隱蹿貨醋海翻波促斂東風浩蕩蠹藂堆棧指示器二流子幹耗孤羇核桃花崗石患惙畫阙火冒三丈獲民繭物稷祠解惑釋疑借使警肅驚弦雁矜奇立異金市濟涉阄定寄謝劇地蠟楂酹酒利名場榴皮字麥黃水夢斷魂勞鬧五魁哪怕庖羲疲癃憑式淺見觑見入錢事對史劇十指有長短收封順履署印騰沸圖畫紙外圍文繡鞋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