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焦府的意思、焦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焦府的解釋

中醫名詞。即三焦。 宋 範仲淹 《問天醫賦》:“臣獨多疾,支離輪囷……襲於皮毛,客於絡脈,次於焦府,盎於形色。” 清 陳維崧 《沁園春·病中雲臣饋我藥資賦此志謝》詞:“是二豎揶揄,穴人焦府;五窮跳盪,絆我晨昏。”參見“ 三焦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焦府”是中醫術語,指代“三焦”,屬于傳統醫學理論中六腑之一。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焦府即“三焦”,是中醫對人體髒腑功能的劃分概念,并非實體器官,而是将胸腹腔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域,分别對應不同生理功能。

  2. 三焦的劃分與功能

    • 上焦:位于橫膈以上,主司呼吸與氣血運行,如心肺功能。
    • 中焦:位于膈下至臍部,主管消化吸收,對應脾胃功能。
    • 下焦:臍以下區域,負責排洩與生殖,如腎、膀胱、腸道功能。
  3. 文獻引用實例
    該詞見于古代醫籍與文學作品,如:

    • 宋代範仲淹《問天醫賦》提及“次於焦府”,指疾病侵入三焦系統。
    • 清代陳維崧詞作中“穴人焦府”亦以三焦形容病邪侵襲路徑。
  4. 現代應用
    當代中醫理論中,三焦常被用于解釋水液代謝、氣機升降等整體生理協調機制,尤其在溫病學中應用廣泛。

需注意,“焦府”屬于傳統醫學概念,現代解剖學中無直接對應結構。如需進一步了解三焦理論,可參考《黃帝内經》等經典醫籍或權威中醫教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焦府》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焦府》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焦急、憂慮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焦府》的部首是火部,原字形為“爦”,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焦府》的源自于《宋史·藝文志》:“南宋趙柔《焦府》詞,自焦府安堵如故,以焦府喻憂慮。” 繁體字形為「焦府」。在古時候使用繁雜的字體時,字形會有一些差異。

例句

1. 每當考試即将來臨,學生們的心情都充滿了焦府。

2. 他因為工作的壓力而深感焦府。

組詞

焦慮、焦急、憂慮、煩躁、苦悶

近義詞

焦慮、焦急、憂慮

反義詞

寬心、安心、放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