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内峻外和的意思、内峻外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内峻外和的解釋

内心嚴厲而外貌和藹。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對者如登 泰 、 華 ,坐春風,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顔間,而業已置人於青雲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内峻外和"是一個具有辯證色彩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内心嚴正剛直,而外在表現溫和謙遜。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化内涵及權威引用角度進行詳細闡釋:


一、成語本義解析

  1. 字義拆解

    • 内峻:"内"指内在品性,"峻"原義為山勢高陡(《說文解字》:"峻,高而陡也"),引申為嚴正、剛直、原則性強。
    • 外和:"外"指外在言行,"和"意為溫和、謙和、圓融(《廣雅》:"和,諧也")。

      二者結合,形容人内在堅守原則、明辨是非,外在待人接物寬厚平和。

  2. 整體釋義

    該成語強調一種内外有别的處世智慧:

    • 對内:對自身或核心事務保持高标準、嚴要求;
    • 對外:待人處事寬容隨和,避免鋒芒畢露。

      (參考:《漢語大詞典》


二、文化内涵與使用語境

  1. 儒家思想的體現

    與孔子"溫而厲,威而不猛"(《論語·述而》)的君子人格相呼應,主張剛柔并濟的修養境界。内在的"峻"是道德操守的底線,外在的"和"是人際和諧的智慧 。

  2. 典型應用場景

    • 領導藝術:管理者對内嚴格規範制度,對外展現親和力;
    • 個人修養:堅守原則卻不咄咄逼人,如《明史》載海瑞"性剛直而待民寬和";
    • 矛盾調和:在堅持立場的同時以溫和方式化解沖突。

      (綜合:《中華成語大辭典》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古代典籍

    《禮記·表記》提出"君子隱而顯,柔而強",可視為"内峻外和"的思想源頭,強調内在剛強與外在柔順的統一 。

  2. 現代辭書定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

    内峻外和:内心嚴厲而外表溫和。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6年出版)


四、近義對比與辨析

成語 核心差異 情感傾向
内峻外和 剛柔并濟,強調策略性調和 中性偏褒義
外柔内剛 側重内在不可動搖的剛強 褒義
色厲内荏 外表強硬而内心怯懦 貶義(本質不同)

(依據:《成語源流大詞典》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2. 楊伯峻. 《論語譯注》[M]. 中華書局, 2006.
  3. 劉潔修. 《中華成語大辭典》[M]. 商務印書館, 2011.
  4. 王文錦. 《禮記譯解》[M]. 中華書局, 2001.
  5. 袁世全. 《成語源流大詞典》[M].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3.

網絡擴展解釋

“内峻外和”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為内心嚴厲而外貌和藹,常用于描述人表裡不一的性格特質。以下為詳細解析:

1. 基本釋義

2. 出處與典故

3. 用法與結構

4. 補充信息

5. 示例應用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成語的典故背景或具體用例,可參考《嘯亭雜錄》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案抏白庭冰镩庳小殘殺成礦酲夢啜咀待哺蹲跠惡言惡語菲履負流供詞鼓樓黑龍江合角和袖後繼無人懷土洄溯回言積底兒進耕枯荻繿縷樂此不疲斂首籮篩脈發漫彌煤砟子名捕内合鰟魮判若雲泥漂沈貧微牽複七典騎跨全宥祛風喪鐘三厭沙龍舍筏生乳攝身霜電姝姝徒伴推故推較文武雙全悟宗小車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