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交鬪 ”。播弄是非;互相争鬥。《左傳·昭公十六年》:“若屬有讒人交鬭其間,鬼神而助之,以興其兇怒,悔之何及?”《三國志·魏志·郭嘉傳》:“ 袁紹 愛此二子,莫適也,有 郭圖 、 逢紀 為之謀臣,必交鬭其間,還相離也。” 明 唐順之 《讀<春秋>》:“較利害,則權之散而交鬪,猶不若權之聚而可以紓禍息民。”
“交鬭”是“交鬥”的異體寫法,其核心含義為争鬥、沖突,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詞義
字形與異體字
“鬭”是“鬥”的繁體字,與“鬪”為異體關系,均表争鬥義。古籍中常因書寫習慣不同而混用,如“交鬭”“交鬪”“交鬥”實為同一詞。
相關詞彙與成語
如“龍争虎鬪”強調争鬥的激烈,“爾汝交”“忘年交”等則反襯和諧關系,形成對比。
注意:該詞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特定語境。如需深入考證,建議查閱《說文解字》《漢語大字典》等權威辭書。
《交鬭》是一個普通話詞語,意思是互相搏鬥、互相戰鬥。
《交鬭》的拆分部首是“亠”和“鬼”,其中“亠”是上半部分的“畝”字的簡化形式,表示頭部,而“鬼”則是第一部首。根據拆分部首,可以把《交鬭》的總筆畫數分為6畫。
《交鬭》的來源較為明确,它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複合詞。其中,“交”字表示互相,而“鬭”字表示搏鬥、戰鬥。兩字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交鬭》這個詞。
《交鬭》的繁體字是「交鬥」。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交鬭》的古代寫法為「交鬭」。
1. 兩個拳擊手正在擂台上交鬭着。
2. 在競争激烈的商業市場中,各個品牌不斷地交鬭。
1. 交戰
2. 交手
3. 交鋒
4. 交鬥
1. 鬥争
2. 搏鬥
3. 戰鬥
4. 抗争
1. 合作
2. 和諧
3. 協作
4. 團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