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方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說文·金部》:“鑑,大盆也。一曰鑑諸。可以取明水於月。” 王筠 句讀:“諸是 漢 名,鑑乃古名。”《舊唐書·禮儀志三》引 漢 衛宏 《漢舊儀》:“以鑑諸取水於月,以陽燧取火於日。”
“鑒諸”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語境理解:
含義:指“方諸”,即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青銅器皿。
出處:
字義拆分:
含義:以先例或權威為準則進行評判,強調通過觀察比較事物來指導行為。
出處:提到其為成語,但未明确古籍來源,可能為現代引申用法。
《鑒諸》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根據各種情況進行判斷或評判,也可表示參考或依據。
《鑒諸》的部首是金(jīn),共21個筆畫。
《鑒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屬于漢語詞彙的一部分。在繁體字中,鑒諸的寫法為「鑒諸」。
在古代,部分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鑒諸》的古時寫法為「鑑諸」。
1. 他通過鑒諸各方面的情況,做出了明智的決定。
2. 這篇文章的觀點可以作為我們研究的鑒諸。
1. 鑒定:判斷、鑒别。
2. 鑒賞:評價、欣賞。
3. 鑒證:審查、辨别。
1. 參考:指導、參照。
2. 核實:确認、證實。
1. 盲目:沒有依據、沒有根據。
2. 不鑒:不參考、不評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