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杜甫 有《李監宅》詩。 李監 據傳即 李令問 , 開元 中為秘書監。其人好美6*服珍馔,以奢侈聞名。後以“監宅”喻豪門。 明 高明 《琵琶記·幾言谏父》:“若重唱隨之義,當盡定省之儀。彼荊釵布裙,既已獨奉親闈之甘旨;此金屏繡褥,豈可久戀監宅之歡娛。” 清 孔尚任 《和答李艾山》:“監宅平臨秋浩渺,髯公全具古威儀。”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監宅漢語 快速查詢。
“監宅”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由“監”(監視、監禁)和“宅”(住所)組成,字面可理解為“在家中監視或限制某人自由”,例如被家庭或社會制度約束。
更常見的用法源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李監宅》。詩中提到的“李監”即李令問,唐玄宗時期的秘書監,以生活奢侈聞名(好美服珍馔)。後世用“監宅”比喻豪門貴族,暗含對奢靡生活的諷喻。
例證:
現代語境中,“監宅”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日常口語較少使用。若需表達“被限制自由”,建議使用更通俗的詞彙(如“禁足”“軟禁”)。
監宅是一個常見的中國詞彙,它由兩個部分組成:監和宅。
監宅的拆分部首是:⻏和宀。⻏是表示監視的意思,宀則代表房子或居住空間。
監宅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中國,監宅指的是由官方派人負責監視囚犯的居所或建築物。
在繁體字中,監宅的寫法是"監宅"。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規則,監宅的寫法是"⻏宅"。
以下是一些使用監宅的例句:
1. 他因為犯罪被關進了監宅。
2. 這座監宅是曆史遺迹,吸引了很多遊客。
3. 那個犯人經過監宅的窗戶時,朝我揮了揮手。
監宅的一些組詞包括:
1. 監獄:用于關押犯人的機構或建築物。
2. 宅院:大型居住空間。
3. 監視:對人或地區進行密切觀察。
近義詞:
1. 看守所:臨時收容犯人的地方。
2. 看管:監督和保護。
3. 家園:一個人或一群人居住的地方。
反義詞:
1. 自由:沒有束縛或限制。
2. 解放:從監禁或束縛中釋放出來。
3. 漂泊:沒有固定居所,四處流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