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踐位的意思、踐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踐位的解釋

登基;即位。《管子·小問》:“ 桓公 踐位,令釁社塞禱。”《宋書·謝莊傳》:“陛下踐位,親臨聽訟。” 梁啟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二章:“惟 中國 則君主有責任……其踐位也,薦天而受;其殂死也,稱天而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踐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踐位”指君主登基或即位,即正式繼承皇位或王位。該詞由“踐”(履行、登臨)和“位”(君主地位)組合而成,強調通過儀式或程式獲得統治權。

二、文獻例證

  1. 《管子·小問》記載:“桓公踐位,令釁社塞禱”,描述齊桓公即位後的祭祀活動。
  2. 《宋書·謝莊傳》提到:“陛下踐位,親臨聽訟”,指皇帝即位後親自處理政務。

三、延伸解析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五、注意事項

部分網絡詞典(如、5)因權威性較低,可能存在釋義簡略或重複,建議結合《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進一步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踐位

踐位是一個指代身份地位或職務的詞語,常常用于描述某人被任命或者擔任某個特定的職位或責任。其中,踐指踩踏、踩踏而上,位指地位、職位。

拆分部首和筆畫

踐位的部首是足(zú),其中的“走”字,是指示足步行走的部分;位的部首是人(rén),是指地位或職位的意義。

踐(jiàn)位的拆分筆畫如下:

踐(jiàn):左右結構,左邊為“辶”(chuò)部,右邊為“廴”(yǐn)部,共6畫。

位(wèi):上下結構,上邊為“人”(rén)部,下邊為“立”(lì)部,共7畫。

來源

踐位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禮制和官職制度。在曆史上,皇帝或者官方會用踐位這個詞來正式任命或者冊封某人擔任特定的職位或職責,特别是涉及到官員、貴族和繼承權威的事務時。

繁體

踐位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踐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踐位可以寫作「跈」或「踐」,位也可以寫作「爲」。漢字的寫法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生了變化,現代漢字的寫法與古代略有不同。

例句

1. 他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踐位為公司的總經理。

2. 這位學者在學術界有着很高的聲望,被踐位為研究所所長。

3. 法庭上,法官宣布踐位現場證人,要求其就案件提供證詞。

組詞

踐行、踐踏、位高權重

近義詞

登位、升職、晉升

反義詞

免職、降職、辭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