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見危授命的意思、見危授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見危授命的解釋

[give one's life in peril;be ready to *** for one's country in times of national crisis] 臨難見危,能挺身而出,不顧惜自己的生命

子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論語·憲問》

詳細解釋

謂在危難關頭,勇于獻身。《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漢書·叙傳下》:“ 欒公 哭 梁 , 田叔 殉 趙 ,見危授命,誼動明主。”《明史·劉可訓傳》:“初無守土責,因奉命録囚,而乃見危授命,解圍 成都 。”亦作“ 見危緻命 ”。《論語·子張》:“士見危緻命,見得思義。” 朱熹 集注:“緻命,謂委緻其命,猶言授命也。” 漢 班固 《十八侯銘·太尉绛侯周勃》:“見危緻命,社稷以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見危授命”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iàn wēi shòu mìng,其核心含義是在危急關頭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以下是詳細解釋:


1.出處與來源


2.結構與含義


3.用法與示例


4.近義與對比


5.現代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例句,可參考《論語》原文或相關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見危授命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在危急關頭冒着生命危險去拯救别人。該成語的拆分部首為見(見字旁)和命(口字旁),共有10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道家思想,強調出現危險時應該主動承擔責任,勇于拯救他人。 《見危授命》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見危授命」。繁體字主要在台灣、香港、澳門等地使用,與簡體字有一些字形上的區别。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見和危的字形有一些變化。見字旁原本是類似「兒」的形狀,後來逐漸變成了現在的「⺺」。而危字旁則原本寫成「⻃」,後來演變為現在的「⺼」。所以古代的「見危授命」寫作「⻃入冂内」。 以下是關于《見危授命》的例句: 1. 他見到一個人落水了,立即見危授命,跳入水中将其救上岸。 2. 她是一名醫生,無論發生什麼危險,她總能冷靜地見危授命。 3. 這個勇敢的消防員在大火中多次見危授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 《見危授命》這個成語中的單個字也可以進行組詞。例如: - 見義勇為(在見到不公平或者危險時,勇于行動) - 危機(處于危險或困境中的關鍵時刻) - 授命(接受命令或者使命) 近義詞包括:見義勇為、舍己救人。 反義詞則是:袖手旁觀、逃避責任。 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你對《見危授命》這個成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強調了在危難之時,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冒着生命危險去保護他人。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