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審質的意思、審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審質的解釋

審問。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折獄》:“ 邑 之 西崖莊 ,有 賈 某被人殺於途;隔夜,其妻亦自經死……拘兩村鄰保審質一過,殊少端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審質"作為漢語複合詞,其釋義可從字源和語義組合兩方面解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5卷第123頁指出:"審"字本義為詳究、細察,《說文解字》釋作"詳也,知審谛也",強調周密考察的認知過程;"質"在《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第234頁中解釋為"本體、本質",引申為驗證事實的行為。

二字組合構成動賓結構,指通過嚴謹的考察程式驗證事物本質。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157頁記載,該詞具有雙重内涵:其一指司法領域的"審查證據真僞",如《唐律疏議》中"凡斷獄,必先審質案情";其二指學術研究中的"考據辨僞",清代考據學派常用此術語強調文獻核驗。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法律文書和學術論文,體現其專業性與嚴謹性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審質”一詞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現代/傳統用法)

基本解釋:指審查事物的質量,檢驗品質。由“審”(審查)和“質”(質量)組合而成。
使用場景:

  1. 描述對産品、工程或項目的質量檢驗和評估。
  2. 引申為批評對質量不負責任的行為,如工作中敷衍了事等。

二、作為動詞的含義(古漢語用法)

基本解釋:指審問、訊問,多用于司法或案件調查。
文獻例證: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折獄》中提到“拘兩村鄰保審質一過”,即通過審問村民來調查案件。

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涉及古籍或曆史案例,通常指“審問”;若用于現代管理或評價場景,則偏向“質量檢驗”。

别人正在浏覽...

蝙蝠扇並處不期修古怅怅不樂唱頭吃白飯串親戚等人的是都勝獨剏遏絕耳圈泛剽酆獄負版绔公輸姑惡恨之入骨合題佪翔萑苻畫麒麟灰暗憿絶傑筆戒具解腕錦攬兒灸刺糾帥舊營生祭享開比剌八拉套子靈水南甸衲衫内令砰硼霍落橋尾锲而不舍榮達三十六行山丁子舐鼎詩狂勢利鬼示夢試年庚死胡同司令員躺屍條凳衛從溫泔清香海小孩析辨詭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