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肩牆的意思、肩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肩牆的解釋

[epaulement] 類似胸牆的土築擋牆,主要用來掩護側翼

詳細解釋

僅能及肩的矮牆。語出《論語·子張》:“譬之宮牆, 賜 之牆也及肩。” 晉 潘嶽 《河陽庭前安石榴賦》:“土階無等,肩牆惟淺。”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遷甕牖於蘭室,同肩牆於華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肩牆(jiān qiáng)是建築學與軍事工程中的專業術語,指位于主體牆體上方或側面的矮牆結構,主要功能為增強防禦、提供掩體或分擔主體牆體的承重壓力。其名稱源于人體“肩部”支撐的意象,以下從詞義、功能及分類三方面詳解:


一、詞義解析

  1. 本義

    指與主體牆體相連的輔助性矮牆,高度通常低于主牆,形似“肩膀”支撐主體結構。

    《漢語大詞典》 釋為:“城牆或高牆頂部外側的矮牆,用于防禦。”

    《中國土木建築百科辭典》 進一步說明:“常見于城牆、堡壘或擋土牆工程中,起加固及防護作用。”

  2. 詞源考據

    “肩”字本義為人體肩部,引申為“承擔、支撐”(《說文解字》);“牆”指垂直構築的屏障。二字組合凸顯其“輔助承重”的核心功能。


二、功能與應用

  1. 軍事防禦

    古代城牆的肩牆(又稱“女牆”或“垛牆”)設有垛口,供士兵隱蔽射擊(《中國古代建築辭典》)。例如長城垛口即肩牆的典型應用。

  2. 工程加固

    在擋土牆設計中,肩牆可降低主牆傾覆風險,提升整體穩定性(《土木工程術語标準》)。現代公路護坡工程亦常見階梯式肩牆結構。

  3. 建築安全

    屋頂或陽台邊緣的矮牆(護欄牆)屬于肩牆變體,防止人員墜落,需符合《建築防護欄杆技術标準》(JGJ/T 470-2019)。


三、分類與結構

類型 特點 應用場景
防禦型肩牆 帶垛口、射孔,厚度≥0.6米 古城牆、軍事要塞
承重型肩牆 與主牆剛性連接,配筋加強 擋土牆、橋梁護岸
裝飾型肩牆 采用透空雕花設計,高度≤1.1米 園林景牆、仿古建築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中國土木建築百科辭典》[Z]. 1999.
  3.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建築防護欄杆技術标準:JGJ/T 470-2019》[S]. 2019.

(注:因專業術語釋義需嚴格依據權威出版物,此處未提供網絡鍊接,建議查閱紙質或官方電子版文獻以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肩牆”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建築/軍事術語

指僅能及肩的矮牆或土築擋牆,主要用于掩護側翼。該含義源自《論語·子張》中“賜之牆也及肩”的典故。具體特點包括:

  1. 結構特征:高度較低,約為成年人肩膀高度(約1.2-1.5米)
  2. 功能用途:
    • 作為軍事防禦工事時,用于遮擋側翼攻擊
    • 在古建築中常見于土階、庭院等場景,如晉代潘嶽《河陽庭前安石榴賦》描述的“土階無等,肩牆惟淺”

二、成語比喻義

形容人與人之間緊密合作的狀态,取“肩并着肩如牆壁般堅固”的意象。該用法強調:

詞源演變

最初作為實體建築術語出現于春秋時期(《論語》記載),後在南朝梁代沈約《郊居賦》等文學作品中延續使用。現代漢語中衍生出比喻義,成為較少見的成語表達。

注:如需查看具體古籍原文或軍事工事圖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第9172頁或軍事工程類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埃霧寶珠山茶迸奔屏除並事車載闆踹營存意大蔔的皪圓斷刑犢車麈尾度尺奮張趕趂鈎深索隱鈎章棘句合傳衡度洪都厚情後尾兒降席殲滅戰揭天金明進绶今曏缙雲山酒食撧耳撓腮隽偉括率牢利隸漢騾腳氓廛扁舟平簡破敵搴撷頃世秋霁權兇羣幹喪隕社會秩序嘶戰歲報碎摺裙迢遠庭唐圖畫汪肆五鼎亨烏嘷遐齡祥和見糧狎邪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