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犢車麈尾的意思、犢車麈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犢車麈尾的解釋

《晉書·王導傳》:“初, 曹氏 性妬, 導 甚憚之,乃密營别館,以處衆妾。 曹 氏知,将往焉。 導 恐妾被辱,遽令命駕,猶恐遲之,以所執麈尾柄驅牛而進。司徒 蔡謨 聞之,戲 導 曰:‘朝廷欲加公九錫。’ 導 弗之覺,但謙退而已。 謨 曰:‘不聞餘物,惟有短轅犢車,長柄麈尾。’ 導 大怒謂人曰:‘吾往與羣賢共遊 洛中 ,何曾聞有 蔡克 兒也。’”後用為嘲人懼内的典故。 清 陳維崧 《浣溪沙·逮下為閻牛叟賦》詞:“頻笑 王 家九錫文,犢車麈尾事紛紜。 蔡充 兒語最傳聞。”按, 蔡充 當為 蔡克 之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犢車麈尾"是漢語中兩個具有曆史意象的詞彙組合,需分别解析其本義與引申義:

一、犢車 指古代用牛犢牽引的簡易車具。《漢語大詞典》釋為"牛犢所駕之車",多用于平民或寒士出行。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魏晉時期成為士人階層标榜清貧的象征物,如《世說新語》載劉伶"常乘鹿車,攜一壺酒",鹿車即犢車的雅稱。

二、麈尾 本指駝鹿尾毛制作的拂塵類器具,《辭源》定義為"以麈尾制成的拂塵"(麈為鹿科動物)。魏晉名士清談時手持麈尾以示風雅,逐漸演變為文人雅集的标志物。唐代皎然《寒栖子歌》"麈尾手中毛已脫"即描寫此物。

組合詞義: "犢車麈尾"整體構成古代文人生活的典型意象,既體現簡樸的物質追求(犢車),又包含高雅的精神象征(麈尾)。該詞組常見于唐宋詩詞,如陸遊《書歎》"犢車麈尾長三尺",通過具體物象傳遞出世清高的士人品格。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辭源(第三版)[M]. 商務印書館, 2015.

網絡擴展解釋

“犢車麈尾”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與古代人物轶事相關,現多用于戲谑或嘲諷他人懼内(怕妻子)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出處與典故

該詞出自《晉書·王導傳》。

2.詞義解析

3.用法與延伸

附:古文原文節選

《晉書·王導傳》:“導恐妾被辱,遽令命駕,猶恐遲之,以所執麈尾柄驅牛而進……(蔡谟)曰:‘不聞餘物,惟有短轅犢車,長柄麈尾。’”

别人正在浏覽...

罷懦不守恒慚荷拆東牆補西牆常備不懈稱權車條吃現成飯楚楚有緻摧堅丹梯點映發癫封樹分化瓦解感躍榖皮孤颦孤野橫飲紅窗睡宏麗後老子簧舌曶霍艦日嬌婦教馴金琖糾參酒鐘悸心絕長繼短冷加工連及草禮赗曆蓂淋森曆筭漏刻馬圄枚别鳴桹南極仙翁拟論蒱博勤謹窮神知化衫帶涉事石哈欠食盒抒溷宿膩枉戮無悰無名白五雲體鄉下腦殼狹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