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講武堂的意思、講武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講武堂的解釋

清末民初建立的培養陸軍軍官的教育機構。為編練新軍和帶兵者研究武學之需。1906年起,相繼建立北洋(于天津)、雲南、東北(于遼甯)等陸軍講武堂。一般設步、馬、炮、工等科,學習戰術、兵器、戰鬥教練等課程。教官中多同盟會會員,學員中不少人因接受資産階級民主革命的思想,後成為辛亥革命和護******動的骨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講武堂是中國近代軍事教育體系中專門培養陸軍軍官的軍事院校統稱,其名稱源于古代“講武”傳統,即通過系統訓練提升軍隊作戰能力。該制度在清末新政時期正式确立,最具代表性的是1909年創建的雲南陸軍講武堂。

從曆史沿革看,這類軍事學校多設立于1906年清政府頒布《陸軍學堂辦法》之後,參照德國、日本軍事教育模式,設置戰術學、兵器學、地形測繪等現代軍事課程。教學體系融合傳統武備思想與西方軍事科技,要求學員既掌握《孫子兵法》等典籍,又精通步槍射擊、工事構築等實操技能。

雲南陸軍講武堂作為存續時間最長的代表(1909-1935年),培養出朱德、葉劍英等著名軍事家,其"堅忍刻苦"校訓成為近代軍事教育精神的重要體現。現存昆明舊址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完整保留了中西合璧的走馬轉角樓建築群,是研究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實物見證。

網絡擴展解釋

“講武堂”是中國清末民初建立的培養陸軍軍官的教育機構,旨在提升軍隊專業水平和推動軍事現代化。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講武堂”是清朝末期至民國初期設立的新式軍事學校,主要培養陸軍軍官,服務于新軍編練和軍事改革。代表性機構包括雲南陸軍講武堂、北洋陸軍講武堂等,其中雲南講武堂最為著名()。

2. 曆史背景

3. 課程與教學

4. 曆史意義與影響

5. 文化延伸

在文學、影視作品中,“講武堂”常被引申為傳授武術或軍事技藝的場所,但其核心含義仍以曆史軍事教育機構為主()。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雲南陸軍講武堂曆史博物館的展陳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邦略幫貼茶坊承明丞相嗤之以鼻東砍西斫斷梗浮萍凡讷匪夷匪惠蜂腰縫衣俘隸剛毛高羅卦姑過段黃麟警車浕涢攫黩軍禮康靖老将老年兄兩個肩膀扛張嘴聯袂而至列房栊戶呂宋煙毛胡蘆兵淼寥冥宅侔色揣稱南北選攀龍托鳳披析千把喬戈裡峰傾沒輕死重氣器盈若而三寸銀鈎上口字杉松生賢施檢石筵水晶盤吮取說啥熟皮殊特酸懷宿念推舟于陸挖單維綸吾生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