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描摹得恰到好處,惟妙惟肖。《文選·謝惠連<雪賦>》:“抽子祕思,騁子妍辭,侔色揣稱,為寡人賦之。” 李善 注:“ 鄭玄 《周禮》注曰:‘侔,等也。’《説文》曰:‘揣,量也。’《爾雅》曰:‘稱,好也。’” 唐 黃滔 《秋色賦》:“是時坐客聞之,侔色揣稱,鹹言此日之摛藻,更苦曩篇之秋興。”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一:“詞中對偶……深淺濃淡,大小重輕之間,務要侔色揣稱。” 劉師培 《文說》:“蓋文章之體,奇偶相參,則侔色揣稱,研句鍊詞,使非析字之精,奚得立言之旨?”
“侔色揣稱”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用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古代漢語詞典》或《雪賦》原文。
《侔色揣稱》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按照外表相似來判斷内在的價值和能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侔(左邊是亻,右邊是令,共6畫),色(左邊是⺈,右邊是色,共6畫),揣(左邊是手,右邊是耑,共12畫),稱(左邊是立,右邊是禾,共10畫)。
來源:《尚書·洪範》中有一句話“美人侔于百粵,白黑揣稱”,意思是美人有許多,無論是白的還是黑的都可以比較一番。
繁體:擂色衠稱。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對于漢字的寫法并不統一,所以《侔色揣稱》在古時候有可能會有其他的寫法。
例句:他們侔色揣稱,完全忽略了她内在的優秀品質。
組詞:侔伯(意為同伴),揣測(意為推測),稱心(意為心滿意足)。
近義詞:觀察外貌判斷(意思相同,但是表達方式不同)。
反義詞:識人如何(意思相反,表示不以外表為依據來判斷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