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蒐的意思、講蒐的詳細解釋
講蒐的解釋
演習;閱軍。 元 馬祖常 《駕發上京》詩:“講蒐獵較黃羊圈,賜宴恩沾白獸尊。” 明 高啟 《長洲苑》詩:“中國久無霸, 闔閭 思騁功,講蒐開别苑,訓武出離宮。”
詞語分解
- 講的解釋 講 (講) ǎ 說,談:講話。講叙。 把事情和道理說出來:講說。講學。講武。講演。講義。講師。講壇。 注重某一方面,并設法使它實現:講求。講團結。 和解:“而秦未與魏講也”。 商量,商議:講價兒。講條
- 蒐的解釋 蒐 ō 同“搜”①。 即“茜草”。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講蒐”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軍事活動或禮儀性操練。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講蒐”指軍事演習或閱兵儀式,常見于元、明時期的文獻。例如:
- 元·馬祖常《駕發上京》詩提到“講蒐獵較黃羊圈”,描寫狩獵與軍事訓練結合的場景。
- 明·高啟《長洲苑》詩中“講蒐開别苑,訓武出離宮”則直接關聯軍事訓練與皇家園林的使用。
二、單字解析
- 講:此處意為“講習、訓練”,強調對軍事技能的演練。
- 蒐:
- 本義:指茜草(一種可染紅色的植物),後引申為“聚集”“狩獵”。
- 軍事關聯:古代春獵稱“蒐”,兼具訓練士兵和檢閱軍隊的功能(《左傳》有載)。
三、延伸用法
- 禮儀性質:此類活動常與賜宴、慶典結合,體現權力威儀(如“賜宴恩沾白獸尊”)。
- 曆史背景:多用于描述中原政權強盛時期的軍事傳統,如詩中“中國久無霸”的對比。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訓武、閱兵、狩獵(特指春蒐)。
- 反義詞:無明确反義,但可對比“弛備”(放松戒備)。
參考資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左傳》相關注釋,或訪問滬江線上詞典()、漢典()等權威平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講蒐
蒐(sōu)是一個多音字,常用作動詞,意為搜集、采集、搜羅,也可以用作名詞,表示搜集的東西或者搜集的行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蒐的拆分部首是艹,拼音為cao。蒐共有12畫。
來源
蒐這個漢字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是一個古代漢字。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蒐原指用手去摘采,也指尋覓收集。
繁體
蒐的繁體字是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蒐在古時候的寫法中,草字頭上是一個斤字旁,表示與草木有關。搜字則是将蒐中的艹換成了手字旁,表示與手有關。
例句
1. 他喜歡到山上蒐集各種野花野草。
2. 在這個市集上,你可以蒐羅到許多稀奇古怪的東西。
組詞
蒐集、蒐羅、蒐尋、搜尋、搜查、搜刮。
近義詞
搜集、采集、收集、搜羅。
反義詞
丢棄、遺棄、棄置、抛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