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食玉的意思、食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食玉的解釋

飾玉的食器。一說為服食玉屑。《周禮·天官·玉府》:“王齊,則共食玉。” 鄭玄 注:“玉是陽精之純者,食之以禦水氣。 鄭司農 雲:‘王齊當食玉屑。’” 孫诒讓 正義:“ 先鄭 説蓋據 漢 時神仙服食家言,若 俞氏 所舉是也。然其説不經,於古未聞,殆不足據……蓋王齊備盛饌,則饌具之器,亦宜備飾。食玉者,殆即以玉飾食器,若玉敦、玉豆之類皆是與?”參閱 清 俞樾 《群經平議·周官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食玉”一詞的釋義可從字面義、曆史淵源及引申義三個層面解析,綜合多來源信息後歸納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 飾玉的食器:指鑲嵌或雕刻玉石的餐飲器具,象征尊貴與奢華()。
    • 服食玉屑:古代道家或貴族認為玉有養生功效,将玉研磨成屑後食用,如《周禮》記載“王齊(齋)則共食玉”,鄭玄注“食玉屑以禦水氣”()。
  2. 争議觀點
    學界對此存在分歧:漢代鄭司農主張“服食玉屑”,清代孫诒讓則認為指“盛裝祭品的玉制器皿”,并質疑服玉之說缺乏古籍依據()。

二、曆史出處

三、引申與用例

  1. 比喻珍貴美食
    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對珍馐美味的追求,如“食玉炊桂”形容物價昂貴、生活艱難()。
  2. 實際應用
    在農業領域,“鮮食玉米”等術語借“食玉”代指優質食用玉米()。

四、注意事項

以上解析綜合了古籍考據與現代語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食玉

食玉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用嘴吃掉玉石。食玉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分别是食和玉。食部是一個表示食物的部首,而玉部則是一個表示玉石的部首。

食部的拆分順序為從上到下,先寫下面的三個點,然後再寫上面的一橫,表示嘴巴吞咽的動作。玉部的拆分順序為先寫上面的兩個點,然後再寫下面的一橫,表示玉石的外形。

食玉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傳說中的神話故事。「山水經銀漢圖」中有記載,它說道:「那時有三個兒子食玉、噬火和吞雷,是大禹收服天運之獸,故稱之,又稱大禹兒子。」所以,食玉這個詞在古代的義項中,也有指代大禹的兒子的含義。

在繁體字中,「食」的寫法與簡體一樣,但「玉」的寫法則稍有區别。繁體字中的「玉」寫作「敔」,它是由「囧」和「丆」兩個部首組成。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食玉的寫法也有所不同。古時候,「食」的上半部分為「口」,下半部分為「人」,而「玉」的上半部分為「王」,下半部分為「士」。

以下是一些食玉的例句:

1. 他竟然用嘴食玉,真是無知而愚蠢。

2. 傳說中的大禹兒子食玉,真是難以置信。

食玉這個詞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噬玉」、「金玉其外」等。噬玉的意思是指用牙齒咬掉玉石的部分。金玉其外是指外表像金子和玉石一樣華麗,内在卻不一定珍貴或美好。

與食玉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噬石」、「吞金」,它們都是指食物吞咽的動作,隻是所吞咽的材料不同。

食玉的反義詞是「飯石」,它表示用嘴吃食物時不小心咬碎或舔到石頭的動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