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鑒拔的意思、鑒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鑒拔的解釋

亦作“鑒拔”。謂識别選拔人才。《後漢書·鄭玄傳》:“ 玄 稱 淵 為國器, 嘏 有道德。其餘亦多所鑒拔,皆如其言。”《新唐書·李敬玄傳》:“ 太玄 坐免官十年。 敬玄 廉知之,擢為 鄭州 司功參軍,後至祕書少監、 申王 師,以德行聞。其鑒拔率若此。”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獨孤及》:“ 及 性孝友,喜鑑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鑒拔是漢語中具有曆史感的複合動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審察辨别後選拔人才。該詞由“鑒”(本義為鏡子,引申為審察)與“拔”(選拔、提拔)構成,最早見于《晉書·山濤傳》記載山濤「甄拔人物,各為題目,時稱《山公啟事》」的典故,展現其鑒識人才的能力。

在詞義發展層面,鑒拔強調兩層遞進關系:一為鑒識環節,需對候選者的品德、才能進行細緻考察;二為拔擢行動,體現決策者的決斷力。如《宋史·選舉志》載宋代铨選制度要求「嚴其鑒拔,精其注授」,突顯制度設計中鑒别與任用并重的特征。

現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曆史研究或文學評論領域,如評價《世說新語》中人物品評活動時,學者常援引「魏晉鑒拔風尚」等表述。其近義詞「甄拔」「擢拔」側重結果導向,而鑒拔更突出考察過程與選拔行為的完整性。

網絡擴展解釋

“鑒拔”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通過仔細鑒别和辨别,選拔出優秀的人才或事物。其中“鑒”意為鑒别、審察,“拔”意為選拔、提升,合起來強調在衆多選項中精準挑選出最優者。

  2. 結構分解

    • 鑒:本義為鏡子(古代用銅制成),引申為“審察、辨别”,如“鑒别”“鑒定”。
    • 拔:原指“抽出、提升”,此處特指“選拔”,如“拔擢人才”。
  3. 用法與例句
    多用于正式語境,如人才選拔、品質篩選等場景:

    • 例1:公司招聘時需嚴格鑒拔,确保錄用者能力匹配崗位需求。
    • 例2:選購商品時,消費者應學會鑒拔,避免質量低劣的産品。
  4. 曆史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鄭玄傳》,描述鄭玄識别并推薦人才的能力。後世如《新唐書》等文獻也沿用此義,強調“鑒拔”需基于德行和才能的綜合考量。

  5. 記憶技巧
    可聯想“鑒”如明鏡,照見優劣;“拔”如拔高,選出最佳。二者結合體現“精準選拔”的核心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八面玲珑碧幽幽搏狩齒耄弛夜初意大喇喇丁口東省鬥象鬥志法宇佛戒扶床附托鼓箭孤質衡杓厚地後稚滑緍黃金丸魂銷艱澁教擾甲械饑餓解紐積麻金葩積濕繼養決算鞫爲茂草魁摧睽忤闊然麗華鯉魚跳龍門盧其買籴厖大廟樂末泥畔亂披紅豈樂侵染瓊林苑窮人權帖勸贊阮家屐三界社評藤子土苴五陵英少閑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