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海水的意思、海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海水的解釋

(1) [seawater]∶海中或來自海中的水

海水浴

(2) [brine]∶海洋中的水

(3) [the sea]∶海

海水不可鬥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海水”的詳細解釋如下,綜合多個來源的信息:

一、基本定義

  1. 概念
    海水指海洋中的水,包括所有分布在海洋中的液态水體,其來源可以是直接存在于海洋中的水(如海水浴)或從海洋中提取的水(如淡化前的水源)。

  2. 儲量與分布
    全球海水總量約為13.7億立方公裡,占地球總水量的97%以上,是水文循環的重要基礎。


二、成分與特性

  1. 化學成分
    海水含有多種溶解鹽類和礦物質,以氯化鈉為主(占比約85%),其次是氯化鎂、硫酸鈣、碳酸鈣等。平均每立方公裡海水中礦物質含量高達3570萬噸。

  2. 元素多樣性
    地球上已知的100多種元素中,約80%可在海水中找到,包括金、鈾等微量金屬元素。

  3. 物理特性
    海水因高鹽度而具有較高的密度和冰點(約-2℃),與淡水形成鮮明對比。


三、資源價值與利用

  1. 液體礦産
    海水被稱為“液體礦産”,可通過提取技術獲取鹽、淡水、金屬等資源。例如,海水淡化技術已發展為新興産業。

  2. 生态與氣候作用
    海水蒸發形成的降水是陸地淡水的主要來源之一,同時海洋通過吸收和釋放熱量調節全球氣候。


四、文化相關

成語“海水不可鬥量”常用來比喻人或事物的潛力或價值無法用常規标準衡量。


五、延伸知識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成分數據或淡化技術,可參考海洋學相關文獻或權威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海水的意思

海水是指地球上海洋中的水。它是一種鹹味的水,含有大量的溶解性鹽類。海水是地球上最豐富的水源之一,覆蓋着大部分地球表面。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海水的拆分部首是「氵」,表示跟水相關。它的筆畫數是5畫。

來源

「海水」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詩經·齊風·東門之池》中。它源自于古代人對海洋中的水的稱呼,用以描述海洋的特殊屬性。

繁體

「海水」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是「海水」,保留了原始的字形和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海水」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我無法為您提供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建議您參考相關曆史資料或專家的研究以獲得更準确的信息。

例句

1. 我喜歡在沙灘上感受海水的清涼。

2. 魚兒在海水中自由自在地遊動。

3. 海水中富含豐富的礦物質。

組詞

1. 海洋:指地球上廣闊的海洋區域。

2. 海岸:指海洋與陸地交界處的地區。

3. 海灘:指海岸上的沙灘或石灘。

近義詞

1. 潮水:指因月球和太陽的引力而形成的海水漲落。

2. 海濤:指海洋中波浪翻滾的水流。

3. 波瀾:指海洋上起伏不定的波浪。

反義詞

陸地:指不被水覆蓋的地球表面,與海水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