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桢(約180年-217年),字公幹,東漢末年文學家,為“建安七子”之一。其名在《漢語大詞典》中被釋為“才思敏捷、文風剛健”的代表人物。據《中國文學史》記載,劉桢以五言詩見長,作品多展現個人志節與風骨,代表作《贈從弟》三首以松柏自喻,體現其“貞骨淩霜”的品格。其文學風格被曹丕評價為“壯而不密”(《典論·論文》),後世将其與曹植并稱“曹劉”,列為建安文學中“梗概多氣”的典型。劉桢生平事迹可參考《三國志·王粲傳》及《建安七子集》輯錄文獻。
劉桢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著名文學家,為“建安七子”之一。以下從生平、文學成就、轶事及影響三方面綜合解析:
一、生平背景
劉桢(約186-217),字公幹,東平甯陽(今山東甯陽)人。早年被曹操征辟為丞相掾屬,後任曹丕五官中郎将文學。因性格傲岸不拘禮法,曾在宴會上因平視曹丕夫人甄氏而獲罪,被罰勞役,後免罪複職。
二、文學成就
三、轶事與影響
注:生卒年存在争議,《後漢書》未明确記載,部分資料記為186-217年。
頒獎蔽日不識時務草木愚夫承納稱讬殚誠畢慮德道調煉獨腳戲蜚變佛多槁蘇暍醒光明磊落罣念假父假君揭蓋繼火靜德金虵金針酒斾子酒榷吉祥如意聚窟州可貴廪饩龍艦隆污螺蚄螺女美稼鳴珂裡暝濛摸金校尉南開大學昵語暖姝強豪窮折騰齊王舍牛氣息熱辣軟心腸入貢松标歲聿其莫素谒團行土坪王喬舄委職烏頭暈下飯祥瑞小覺械機邪萌心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