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昏愚的意思、昏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昏愚的解释

(1).糊涂而愚蠢。《旧五代史·晋书·李从温传》:“后以多畜驼马,纵牧近郊,民有诉其害稼者, 从温 曰:‘若从尔之意,则我产畜何归乎?’其昏愚多类此也。” 宋 欧阳修 《胡先生墓表》:“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非关喜里乍昏愚; 庄周 曾作蝶, 薛伟 亦为鱼。” 蒋光慈 《乡情》诗:“我乡的农民也有点兴起,他们不如从前那般的昏愚。”

(2).指昏愚之事或人。《旧唐书·元行冲传》:“圣皇纂业,耽古崇儒,高曾规矩,宜所修袭,乃制昏愚,甄分旧义。” 清 戴名世 《朱翁诗序》:“以 子美 之才气……而时时步庸人之后尘,分昏愚之一饱,岂不痛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昏愚是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本义及引申义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源与本义

  1. “昏”

    甲骨文作“”,从“日”从“氐”(低垂),表示日落昏暗。《说文解字》:“昏,日冥也。”本义指天色昏暗,引申为神志模糊、思维不清(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则德义之经为昏”)。

  2. “愚”

    《说文解字》:“愚,戆也。从心,禺声。”本义为心智迟钝、缺乏智慧(如《论语·为政》:“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二字组合后,“昏愚”强化了心智蒙昧、缺乏明辨能力的核心语义。


二、词典释义与用法

  1. 基础释义

    昏愚指头脑昏沉、愚昧不明事理,形容人因天性或外界影响导致的认知缺陷。

    • 例:《汉书·刑法志》:“黯黯昏愚,抵禁触法。”
    • 近义词:昏聩、愚钝、蒙昧。
  2. 引申义

    • 社会批判义:暗指因教化缺失或环境闭塞导致的群体性蒙昧(如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锢蔽于昏愚”)。
    • 自我谦称:古文中作自谦之辞,表“鄙陋无知”(如宋代奏疏“臣虽昏愚,敢不竭诚”)。

三、权威词典收录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释义:“糊涂愚昧。”引《朱子语类》卷十三:“昏愚之人,亦能知有父子君臣。”

    来源:汉语大词典·光盘版(需订阅访问)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标注为形容词,释义:“糊涂而愚蠢。”

    来源:商务印书馆官网(纸质书权威来源)


四、语义辨析

词项 侧重 语境差异
昏愚 心智昏沉+认知愚钝 强调先天或长期愚昧状态
昏聩 年老昏花+判断失误 多指因衰老导致的决策失误
愚顽 固执+不化 突出拒绝教化、冥顽不灵

说明:因未检索到可验证的在线词典免费全文链接,故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来源。建议优先参考《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实体工具书以获取完整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昏愚”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hūn yú,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糊涂而愚蠢
    指人思维迟钝、缺乏判断力或不明事理的状态。例如《旧五代史》记载李从温因纵容牲畜毁坏农田却反问百姓“我产畜何归乎”,被评价为“昏愚多类此”。
    宋代欧阳修在《胡先生墓表》中亦提到“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强调教育对愚昧者的引导作用。

  2. 指昏愚之事或人
    可泛指愚昧的行为或这类人本身。如清代戴名世批评某些文人“分昏愚之一饱”,暗指其追求浅薄利益。


二、使用场景与延伸


三、例句参考

  1. “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面进。”
  2. “痛夭枉之幽厄,惜坠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词典释义及文学用例,如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如、2、6、9)。

别人正在浏览...

被褐怀珠冰井台禀秀蔽翳曹马谗言佞语颤悠瞋眸笞刑雌儿迭运定金恶尘无染风驰云走凤毛麟角符箓干坼革代骨软斤麻洪毅后人滑杆黄札火殃豁指头降降僭狂间奏交颐几度极乐国济南市金镞箭酒姥九弄沮议可地延可身旷官廓惝老白干儿老师父乐道忘饥林末六斋眠轝免职觅觅剽拾披宣清宴取夺跚跚社会制度胜筭霜日熟菜四翁无限小小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