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糊涂而愚蠢。《旧五代史·晋书·李从温传》:“后以多畜驼马,纵牧近郊,民有诉其害稼者, 从温 曰:‘若从尔之意,则我产畜何归乎?’其昏愚多类此也。” 宋 欧阳修 《胡先生墓表》:“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非关喜里乍昏愚; 庄周 曾作蝶, 薛伟 亦为鱼。” 蒋光慈 《乡情》诗:“我乡的农民也有点兴起,他们不如从前那般的昏愚。”
(2).指昏愚之事或人。《旧唐书·元行冲传》:“圣皇纂业,耽古崇儒,高曾规矩,宜所修袭,乃制昏愚,甄分旧义。” 清 戴名世 《朱翁诗序》:“以 子美 之才气……而时时步庸人之后尘,分昏愚之一饱,岂不痛哉!”
“昏愚”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hūn yú,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糊涂而愚蠢
指人思维迟钝、缺乏判断力或不明事理的状态。例如《旧五代史》记载李从温因纵容牲畜毁坏农田却反问百姓“我产畜何归乎”,被评价为“昏愚多类此”。
宋代欧阳修在《胡先生墓表》中亦提到“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强调教育对愚昧者的引导作用。
指昏愚之事或人
可泛指愚昧的行为或这类人本身。如清代戴名世批评某些文人“分昏愚之一饱”,暗指其追求浅薄利益。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词典释义及文学用例,如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如、2、6、9)。
《昏愚》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智力低下、思维迟钝、糊涂愚蠢的状态或行为。
《昏愚》的部首是日字旁,部首笔画数为4画。
《昏愚》是由汉字组合而成的词语,没有特定的来源。
《昏愚》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昏愚」。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昏愚的写法没有明显差异。
1. 他的行为举止总是显得很昏愚,一点都不懂得分寸。
2. 这个决定太昏愚了,完全没有考虑到后果。
昏愚症、昏愚无知、昏愚行为
愚笨、痴呆、蠢
聪明、机智、智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