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磨盤的意思、磨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磨盤的解釋

(1) [hirst]∶磨的底盤部分,磨面在它的構架上轉動

(2) [nether millstone]∶托着磨的圓形底盤

詳細解釋

托着磨的石頭底盤。《人民日報》1968.7.10:“許多老太太,過去圍着鍋台磨盤轉,為一家人忙白了頭。”《花城》1981年增刊第2期:“磨盤大的紅日正躍出地平線,他們三個成了一組美麗的剪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磨盤是漢語中一個多義詞項,主要含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石制農具部件

磨盤指傳統石磨的底盤,通常為厚重的圓形石盤,與上層的“磨扇”(磨錐)配合使用。将谷物置于兩盤之間,通過旋轉磨扇實現碾碎、脫殼或研磨的功能。

示例

參考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漢語大詞典》


二、擴展義項:軍事防禦工事

在軍事術語中,“磨盤”指古代戰争中環狀防禦陣地,形似石磨盤,用于誘敵深入後實施包圍戰術。

示例

參考來源:《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古代漢語詞典》


三、方言與文化引申

  1. 生活用具代稱

    北方方言中,“磨盤”可泛指石磨整體,如民謠:“磨盤轉,白面來,養活一家老和小。”

  2. 比喻義:循環往複

    “像推磨盤一樣”形容單調重複的勞動,如:“日子如推磨盤,日日相似。”

  3. 地名與姓氏

    部分村落因形似磨盤得名(如“磨盤村”),亦有罕見姓氏“磨盤氏”(見于《百家姓考略》)。

參考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民俗文化叢書》


四、農具演變考據

磨盤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距今8000年),初為石闆手工研磨;戰國時期出現旋轉石磨,漢代普及定型。其工藝被列入《中國傳統工藝全集》,見證農耕文明發展。

參考來源:《中國農業通史》《中國古代農具史》

網絡擴展解釋

“磨盤”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與結構

  1. 字面定義
    磨盤指傳統石磨的組成部分,通常由上下兩片圓形石盤構成,用于碾碎谷物。上盤轉動、下盤固定,通過摩擦将糧食研磨成粉狀。

  2. 發音與詞性
    普通話讀音為mò pán(“磨”為第四聲,“盤”為第二聲),詞性為名詞。

二、延伸含義

  1. 比喻辛勤勞動
    在成語中,磨盤被用來比喻需要長期堅持、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果的過程,如學習、創作等。

  2. 文化意象
    文學作品中常以“磨盤”象征傳統農耕生活,例如《人民日報》曾用“圍着鍋台磨盤轉”描述家庭主婦的日常。

三、其他相關

四、參考資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看詞典類網頁(如、7、9)或例句引用來源(如、11)。

别人正在浏覽...

謷将半死不活霸史本封邊岸變古亂常缽盂精不待蓍龜不豐不儉蟾蜍宮晨昏車轍馬迹毳工厝念低心下意冬舂米反戈相向芳洌廢疾奉為至寶構會雚蒲官施黑鵝會聚簡斷奸妄嬌妙稷慎酒家傭考分恪恭誇道來煞阆阆斂眉賣約莫言泥鳅搒決牽曳欺惑氣象绱鞋勝負兵家之常深思遠慮詩谶詩道受币受精瘦伶伶雙睩說述疏玩蘇仙公天垂投險畏懷俠拜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