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魂不負體的意思、魂不負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魂不負體的解釋

同“ 魂不附體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這裡知觀正待進房,又聽得本家門首鑼響……驚得魂不負體,也不及開一句口,掇轉身望外就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魂不負體”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拼音為hún bù fù tǐ,注音符號為ㄏㄨㄣˊ ㄅㄨˋ ㄈㄨˋ ㄊㄧˇ,其核心含義與“魂不附體”相同,多用于形容兩種情景:

  1. 極端驚恐:因受到巨大驚吓而失去常态,例如《二刻拍案驚奇》中描寫人物“驚得魂不負體,轉身逃走”。
  2. 被誘惑失态:在某種事物強烈吸引下無法自持,如《紅樓夢》中寶玉被吓到“魂不負體”的情節。

二、出處與用法

三、近義詞與辨析

四、現代延伸

在網絡語境中,該詞偶爾被引申為“靈魂出竅”,用于描述瀕死體驗或超自然現象,屬于非正式用法。

參考資料

更多信息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線上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魂不負體:一個寓意深遠的詞彙

“魂不負體”是一個富有哲理和寓意的詞彙,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靈魂與身體相互呼應、相互協調,使得個體在人生旅程中不斷成長和進步。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将“魂不負體”拆分為部首來看,其中“魂”部為“鬼”,“負”部為“貝”,“體”部為“身”。而從筆畫數來看,“魂”部有14畫,“負”部有9畫,“體”部有7畫。

來源

“魂不負體”一詞最早出自于中國古代文學名著《紅樓夢》,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這個詞語出自書中的一句名言:“賈政鶴立雞群,其志不凡,魂不負體。”意為賈政品德高尚,具有非凡的志向,他的靈魂和身體相得益彰。

繁體寫法

在繁體字中,“魂不負體”可以寫作“魂不負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對于一些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魂”字在古代寫作“魂讠骨”,表現出靈魂與骨骼之間的關聯;“負”字在古代寫作“負非”,表示背負非凡的才能與使命;“體”字則在古時寫作“矢”,強調身體健康與力量。

例句

這個詞可以在生活中運用,例如:

- “他一直努力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華,使得‘魂不負體’,成功考入了心儀的大學。”

- “這本書描繪了一個英雄的故事,讓人感覺到善良的魂‘不負體’,克服了困難。”

組詞

“魂不負體”中的字可以與其他字組成新的詞彙,例如:

- 魂魄:指人的靈魂和軀體。

- 負笈:形容離開家鄉追求學業或事業。

- 體驗:經曆或感受某種事物。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魂不負體”意義相近的詞彙有:“心有靈犀”、“身心合一”。

與“魂不負體”意義相反的詞彙有:“心不在焉”、“心神不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