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賄漏的意思、賄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賄漏的解釋

謂用財物買通他人以漏報成丁戶口。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編審·立局親審》:“如有賄漏,自家説出免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賄漏”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賄漏”是一個曆史詞彙,其核心含義是通過財物賄賂他人,以達到漏報戶籍人口(尤其是成年男性丁口)的目的。該詞源自清代黃六鴻的《福惠全書·編審·立局親審》,原文提到“如有賄漏,自家說出免罪”,指在戶籍登記中通過行賄隱瞞真實情況()。

延伸說明

  1. 構成解析
    由“賄”(賄賂財物)和“漏”(隱瞞、漏報)組合而成,反映了古代戶籍制度中的舞弊現象。
  2. 曆史背景
    古代戶籍與賦稅、徭役直接挂鈎,漏報丁口可逃避稅負,因此“賄漏”成為官民勾結的典型手段()。
  3. 現代關聯
    部分現代解讀将“賄漏”拆解為“賄賂+洩漏秘密”,但這一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可能是對詞語的誤讀()。

注意:當前該詞已不常用,如需引用古籍原文或研究曆史制度需注意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賄漏的意思

賄漏指************、行賄受賄等不正當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賄漏的部首是貝(貝貝旁)和氵(三點水旁),總計7畫。

來源

賄漏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在古時候,賄即現代漢字中的賄字,含有貝貝旁,表示金錢、財物等。而漏即現代漢字中的漏字,含有氵(三點水)旁,表示“水從缺口處溜走”。賄漏的合并即形象地描述了金錢被非法貪污、流失等。

繁體

繁體字為賄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賄字時,貝字旁的兩個貝是正對着的,分别寫在上下兩半。久而久之,字形逐漸演變,變成了現代漢字中的賄。

古時候寫漏字時,氵旁在上方寫一個點,下面寫上一點。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兩個點逐漸演變成了現代漢字中的漏。

例句

1. 他因涉嫌賄漏遭到調查。

2. 這個官員因為揭露了單位的賄漏行為而受到了威脅。

組詞

行賄、受賄、************、賄賂等。

近義詞

貪污、受賄、行賄、賄賂等。

反義詞

廉潔、正直、清廉、公正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