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畫可的诏書。 唐 李德裕 《懷京國》詩:“遙思禁苑青春夜,坐待宮人畫詔迴。”
“畫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畫诏(huà zhào)指經過皇帝親筆批準(“畫可”)的正式诏書。其核心含義是皇帝在诏書上作出批示或籤署,使其成為具有效力的官方文書。
該詞出自唐代李德裕《懷京國》詩:“遙思禁苑青春夜,坐待宮人畫詔迴。”。詩中描繪了官員在宮廷中等待皇帝批複诏書的場景,反映出“畫诏”作為政務流程中重要環節的曆史背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诏”的詳細字義(如讀音、部首等),可參考《新華字典》等工具書。
《畫诏》是一個詞語,意思是指用圖畫的方式來表達和傳達诏令。在古代中國,為了方便傳達重要事務或權威命令,有時會采用圖畫的形式來示意,被稱為《畫诏》。
《畫诏》這個詞可以拆分為:畫(huà)和诏(zhào)。
其中,畫的部首是“畫”字自身,其筆畫數為8畫;诏的部首是“讠”(言的變體),其筆畫數為6畫。
《畫诏》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封建王朝時期。在那個時候,國家的重要命令或指示往往由統治者發布,為了使這些命令更加直觀明了,有時會使用圖畫來表達,這就是《畫诏》的來源。
《畫诏》的繁體字為「畫詔」。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文獻記載,漢字的書寫方式較為繁瑣,字形形狀也與現代有所差異。然而,在關于《畫诏》的古代文獻中,并沒有明确記錄該詞的古代漢字寫法。
1. 他們通過《畫诏》的方式傳達了最新的法律規定。
2. 公主親自撰寫了一份《畫诏》來表彰勇敢的俠士們。
3. 在古代,凡是涉及重要決策的事務,都需要以《畫诏》形式示意。
組詞示例:畫圖、畫闆、畫家、畫卷。
近義詞示例:圖诏、畫信、圖文诏。
反義詞示例:文诏、文書、書面命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