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ost]∶開支的費用
(2) [commission]∶舊指買賣産業或商品中的佃金或捐稅。也作“花消”
(1).開銷;花費。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議籴》:“而願出身領銀買米者,多空乏之人,銀一入其手,不免有花銷與遷延拖欠及攙和之弊。”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輪船招商局》:“但為彼等賣空買空,隨意花銷,以緻八年之久。”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六回:“ 申耀宗 自從到城裡以後,花銷很大,又常結記他的家庭。”
(2).指舊時的苛捐雜稅。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一:“五十來石苞米,請大夫,交出荷,攤花銷,一個冬天,花得溜幹二淨,一顆也不剩。”
花銷(huā xiāo)是現代漢語中的常用詞,其核心含義指花費、開支的錢財,強調金錢的實際消耗過程或結果。根據權威漢語詞典釋義與語用分析,該詞可從以下三個層面理解:
動詞性用法
表示“支付、耗費錢財”的行為。
例:這次裝修花銷了不少積蓄。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第567頁)
名詞性用法
指“花費的錢款”或“開銷的數額”。
例:每月的生活花銷要精打細算。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第9卷第128頁)
口語化傾向
多用于日常對話,相較“開支”“支出”更顯通俗,如“手頭花銷大”暗含隨意性消費。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年,第557頁)
方言變體
部分地區(如華北)讀作“huā xiao”,詞義不變,但語音輕化。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第4卷第2890頁)
詞語 | 差異點 | 例句 |
---|---|---|
花銷 | 側重實際消耗的金額 | 旅遊花銷超預算了。 |
花費 | 可指金錢/時間/精力 | 花費三年完成研究。 |
開銷 | 多指固定或必要支出 | 公司日常開銷需嚴格控制。 |
(對比分析綜合自《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56頁)
“花銷”是一個漢語常用詞,通常指日常生活中消耗的錢財或開支,多用于口語場景。以下是具體解釋:
基本詞義
指因消費或使用而産生的金錢支出。例如:“這個月家庭花銷較大”“旅行時要合理控制花銷”。
使用場景
與近義詞對比
詞源特點
由“花”(消耗)和“銷”(支出)兩個動詞性語素組成,屬于并列式複合詞,強調資金流動的過程性。
若需要更專業的財務術語(如“固定成本”“可變支出”),或特定方言中的用法,建議補充具體語境以便進一步分析。
白棘邦國殄瘁班書采石矶參共鸧鴳長信宮沖降雛雞丹蕖道會丁八封賞風魚焚滅分塗拂拂勾問管躭鬼花狐華爾街戶馬戒速鲫溜暨羅女警拂蠲逋訣音烤電愧恥流内露積每限渺小溟島瞑光千慮一得羬羊慶覃侵叛秋閏賽神上中沈遠絁巾筮問收留手械私白松文紙損己利人讨愧同盟軍歪七扭八烏暗吳天保轄管顯列削迹小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