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保的意思、吳天保的詳細解釋
吳天保的解釋
吳天保(1903-1967) : 漢劇演員。湖北漢陽人。十三歲學藝,演生腳。曾創生行“反二黃”等新腔,世稱“吳派”。擅演《哭祖廟》、《未央宮》、《斬經堂》等劇。曾任武漢市漢劇團團長、武漢市漢劇院副院長。
詞語分解
- 吳的解釋 吳 ú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後擴展至淮河下遊一帶:吳鈎(古代吳地出産的一種 * ,後泛指鋒利的刀劍)。吳越同舟(喻過去的仇人由于當前利害一緻而成為朋友)。 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
- 天保的解釋 謂上天保佑,使之安定。《詩·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亦孔之固。” 鄭玄 箋:“保,安。爾,女也。女,王也。”後引申指皇統、國祚。《史記·周本紀》:“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惡,貶從 殷王受 。
網絡擴展解釋
“吳天保”主要有兩個不同曆史背景的解釋,需注意區分:
一、漢劇表演藝術家(主流解釋)
吳天保(1903-1967),湖北漢陽人,著名漢劇演員,主攻生行,藝術成就包括:
- 藝術貢獻:首創漢劇生行“反二黃”新腔,形成“吳派”唱腔,代表劇目《哭祖廟》《未央宮》等。
- 生平經曆:9歲入私塾,13歲學藝,1924年因主演《哭祖廟》成名,被稱“漢劇大王”;新中國成立後任武漢市漢劇團團長等職。
- 藝術特色:以高亢清亮的嗓音、嚴謹的表演風格著稱,注重融合各家之長。
二、曆史起義人物(存争議)
部分文獻提到元代有同名起義領袖:
- 身份:元代靖州(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人,苗族,曾領導少數民族起義,但具體事迹記載較模糊。
- 争議點:有文獻将其朝代标注為宋代,存在曆史記載混亂,需結合權威史料考證。
補充說明
“天保”本意為“上天保佑”(如《詩經·小雅》),但作為人名時需結合具體曆史背景解讀。當前主流語境下,“吳天保”多指漢劇藝術家。
建議:若用于學術研究,建議優先參考地方志或戲曲專業文獻(如的湖北地方資料)以确認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吳天保
吳天保是一個姓氏加名字的組合詞,姓氏為吳,名字為天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吳的部首為口,總共有6畫;天的部首為一,并且是提現了天字的構造的筆畫,總共有4畫;保的部首為示,并且是保字的構造的筆畫,總共有8畫。
來源
吳天保是一個中國常見的姓名。姓氏“吳”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部落名稱,後來成為吳國的國姓,現已成為中國姓氏中的重要一員。名字“天保”是一個具有美好寓意的名字,意為天空的保佑。
繁體
繁體字的寫法為「吳天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很多種,其中與吳天保有關聯的寫法有「吳天保」、「吳天堡」等。
例句
他們一家人都非常敬重吳天保先生。
組詞
吳姓、吳國、保佑、保護、保障
近義詞
吳天寶、吳天宇、吳天福
反義詞
李天保、張天保、王天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