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arnestly;sincerely;cordially] 真誠地
懇切希望
誠懇殷切;誠懇痛切。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豫章太守汝南封祈》:“夫人雖有懇切之教,蓋子不以從令為孝。”《晉書·山濤傳》:“ 濤 辭以喪病,章表懇切。”《英烈傳》第六一回:“贈 劉基 右丞相、太子太傅 安國公 。 劉基 再四懇辭不受…… 太祖 見他懇切,乃授以弘文舘大學士太史令。” 巴金 《望着總理的遺像》:“他那些懇切、明确而充滿信心的言詞,經常在我的耳邊回響。”
“懇切”是一個形容詞,讀音為kěn qiè,表示态度誠懇、情感真摯且帶有急切感。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指言辭或态度真誠且帶有迫切感,常用于表達請求、希望或勸告時的真摯情感。例如:“他懇切地希望得到幫助”。
深層情感
不僅體現态度上的誠懇,還包含情感上的急切,如《晉書》中“章表懇切”即形容言辭真摯而迫切。
口語與書面語
情感表達
適用于強調真誠且急切的語境,如:“通過懇切的交談,兩人化解了矛盾”。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懇切”融合了态度與情感的雙重真摯,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迫切性與真誠度。
懇切(kěn qiè)是一個形容詞詞語,形容人言行态度真誠誠懇,表達力量強烈,情感深厚,誠意十足。
懇切的部首是心(xīn),拆分成兩個筆畫。
懇切一詞最早出自《周禮·地官》:“有懇切之務,侍于上帝。”在這裡,懇切表示對神明的虔誠或懇請。後來,該詞逐漸演變為表示人際交往時真誠懇切的态度。
懇切的繁體字為「懇切」。
在古代,懇切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懇切的寫法為「懇則切」。
1. 他以懇切的語氣向老師請教問題。
2. 她用懇切的眼神望着丈夫,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心情。
懇切的相關詞彙有:懇求、懇請、誠懇、真誠。
近義詞包括:真摯、誠心、誠意、熱忱。
反義詞可以包括:虛僞、假意、冷漠、敷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