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木名。桐的一種。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桐》。
黃桐是一種樹木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分類與别名
黃桐(學名:Endospermum chinense)屬大戟科黃桐屬,别稱“黃蟲樹”。為常綠喬木,樹高可達6-20米,樹皮灰褐色,嫩枝及果實密被灰黃色星狀毛。
形态特征
葉片薄革質,橢圓形至卵圓形,長8-20厘米,基部有2枚球形腺體;花序生于枝條頂部,雄花序長10-20厘米,雌花序較短;果實近球形,直徑約10毫米。
主要分布于中國福建南部、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常見于海拔600米以下的山地常綠林中。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越南也有分布。
在中文語境中,“黃”象征富貴吉祥,“桐”常與祥瑞關聯(如“梧桐引鳳”),因此作為名字時寓意堅韌、吉祥。
最早見于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桐》,被歸類為桐樹的一種。
如需更完整的植物學數據或藥用價值,可參考《本草綱目》或植物學專著。
黃桐是一個名詞,指的是一種中藥材,也叫做“黃桐木”或“桐木”。它是桐樹的樹皮,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主要生長在中國南方地區。
黃桐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黃桐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黃字本意指的是黃色,桐字本意指的是桐樹。将兩個字組合在一起,表示的是黃色的桐樹。然而,黃桐這個詞在繁體字中沒有一個固定的寫法,因為繁體字中的字形和詞義與簡體字有所不同。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在研究中并未找到黃桐這個詞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1. 他在黃桐樹下休息。
2. 這片山區盛産黃桐。
3. 我們可以用黃桐制作木器。
黃樹、桐葉、木材、桐花、桐油、桐子
桐木、桐皮、桐樹
綠桐、白桐、紫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