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潔齋法之一。《資治通鑒·唐僖宗光啟三年》:“與 鄭杞 、 董瑾 謀因中元夜,邀 高駢 至其第建黃籙齋,乘其入靜,縊殺之,聲言上升。” 胡三省 注:“黃籙大齋者,普召天神、地祇、人鬼而設醮焉,追懺罪根,冀升仙界,以為功德不可思議,皆誕説也。”亦稱“ 黃籙醮 ”。《續資治通鑒·宋太祖開寶九年》:“命内侍 王繼恩 就 建隆觀 設黃籙醮。”
關于“黃箓齋”的詞義解釋如下:
黃箓齋是道教重要齋醮儀式之一,主要用于:
唐代文獻《資治通鑒》曾提及,唐僖宗時期有人借黃箓齋之名策劃政治陰謀,假稱“乘其入靜,缢殺之,聲言上升”,側面反映該儀式在當時的普及性與神秘性。
以上信息綜合自網絡詞典類網頁,因來源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道教經典文獻或學術研究進一步驗證。
《黃箓齋》是一個中文詞語,指的是古代貴族或文人的私人書齋或學習之所。
《黃箓齋》的拆分部首是“黃”、“箓”和“齋”,分别是“黃”字的“⺤”部、“箓”字的“⺮”部和“齋”字的“鬥”部。
《黃箓齋》的總筆畫數為20畫。
《黃箓齋》作為一個詞語,來自于古代文人的書齋名稱,以黃色箓子作為書齋的标志。
在繁體字中,黃箓齋的寫法為《黃箓齋》。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黃箓齋》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但總體上字形相似,仍能辨認。
1. 他沉浸在《黃箓齋》的閱讀之中,無法自拔。
2. 他在自己的《黃箓齋》中創作了很多優美的詩歌。
黃書齋、箓師、齋壇
書齋、閱覽室、書房
公開場所、不設限的地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