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tore]∶備将來之用而儲藏或保留的東西
供十天之用的備用品
(2) [standby]∶保留着備用的東西
備用品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指預先準備、留待必要時使用的物品或替代品。強調物品的“備用”屬性,即在常規物品失效、短缺或特殊情況下啟用的替代性儲備物資。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含“預備、防備”之義,如《說文解字》:“備,慎也。”引申為提前籌劃以應對需求。
指可供使用的實體物件,常與功能關聯(如“工具”“物資”)。
二者結合構成偏正結構,凸顯“為應急而預備的實用物品”這一核心語義。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儲備品”側重長期儲存以保障供給(如糧食儲備),而“備用品”更強調臨時替代功能(如備用輪胎、備用鑰匙)。
“閑置品”指未被使用的物品,但不一定具備應急用途;“備用品”則具有明确的待用目的性。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年。
常見于以下場景:
來源:《漢語應用語言學詞典》,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8年。
“備用品”指為應對未來需求而提前儲備或保留的物品,主要用于替代或補充日常使用中可能損壞、消耗的物品。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分類
應用場景
近義詞與擴展
例句參考:
“辦公室需準備飲水機、文件夾等必備用品”。
若需更多場景案例或語言翻譯信息,來源中的具體内容。
鬓雪蠶術炒面承緒從略大象棋動覺鬥暴惡感繁說凡聽梵宇法言忿然作色賦論瓜瓣慣于雇租孩嬰汗迹黃軒回光鏡簡要清通箕風羁絡盡浄糾參課嘴撩牙壸闱藍青官話聯延烈味嶺左淋瀝流景揚輝流外祿臣輪形旅況馬直妙楷明堂默寓鬧鬧穰穰去食存信折蒲石硯獸火水簸箕肅勤鐵絲頹勢甕牖繩樞卧痾無年顯花植物下直西藩